包扎护理操作流程.pptx
包扎护理操作流程汇报人:xxx20xx-04-04
目录包扎前准备工作伤口初步处理措施包扎方法选择与执行包扎后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包扎前准备工作01
010204评估患者伤情与需求观察伤口位置、大小和深度,判断出血量和是否有感染风险。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度,以便在包扎过程中给予适当关怀和安慰。询问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过敏的包扎材料。根据患者伤情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包扎方案。03
根据伤口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绷带、纱布、棉垫等包扎材料。准备必要的器械,如剪刀、镊子、消毒棉球等,以便在包扎过程中使用。确保所选材料和器械无菌、无过期,以保证包扎效果和安全性。选择合适包扎材料及器械
穿戴一次性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在处理多个患者时,应及时更换手套和口罩,确保每位患者的安全。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避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洗手并穿戴防护用品
选择一个宽敞、明亮、干净的操作环境,以便顺利进行包扎操作。清理操作台面上的杂物和污渍,保持台面整洁。将所需材料和器械摆放整齐,方便在包扎过程中取用。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包扎材料和器械,确保无菌操作保操作环境安全整洁
伤口初步处理措施02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伤口表面,去除灰尘、沙粒等异物。轻轻擦拭伤口边缘,清除血痂和分泌物,保持伤口清洁。注意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直接涂抹伤口。清洁伤口表面异物及分泌物
根据伤口大小和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止血、抬高肢体止血等。对于较大或较深的伤口,可使用无菌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止血。止血过程中要保持力度适中,避免过紧或过松影响止血效果。止血方法选择与应用
疼痛缓解技巧指导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对于剧烈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进行缓解。在处理伤口过程中,要尽量减轻患者疼痛感和不适感。
根据伤口类型、污染程度等因素评估感染风险。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有利于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对于高风险伤口或已出现感染的伤口,要及时就医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感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包扎方法选择与执行03
适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ju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端胶布固定。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绷带包扎法
将带状三角巾的中段紧贴手掌,将三角巾顶角朝向手背部,经手腕与手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缝合处对合打结固定。手部包扎方法与手部相似,包扎时嘱患者屈腿,使脚踝部呈“8”字形,用带状三角巾的中段绕至足背,两端绕至足底打结固定。足部包扎将三角巾底边向外上翻折两指宽,盖住头部,在眉上、耳上,把两底角和顶角包括系带在枕后交叉,在前额中央打结固定。头部包扎三角巾包扎法
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清洁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也可将无菌纱布轻柔地压在创口上,再用三角巾包扎。污染伤口纱布包扎法
腹部伤包扎腹部伤口一般应先用无菌纱布覆盖,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也可采用腹带固定。胸部伤包扎如胸壁有较大伤口,可用无菌纱布堵塞封闭,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固定。会阴部伤包扎将三角巾叠成带状,其带宽与正常人腰部宽度相等。将带状三角巾中央部分放于腰后部,两端绕至会阴前方打结固定。其他特殊部位包扎技巧
包扎后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04
123在包扎前应洗手并确保所使用的敷料干净无菌,以减少感染风险。确保包扎敷料干净无菌包扎后应避免让伤口沾水或被其他污染物接触,以防感染。避免沾水或污染根据伤口情况和医生建议,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包扎部位干燥清洁
包扎后应定期检查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观察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和感觉等。观察肢体末端血运避免过紧包扎及时处理血运障碍包扎时应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导致肢体肿胀。如发现肢体末端出现颜色发紫、温度降低或感觉异常等血运障碍表现,应及时就医处理。030201定期检查血液循环情况
03记录伤口愈合过程可记录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变化,如伤口大小、颜色、渗出物等,以便医生了解伤口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01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包扎后应密切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如渗血量较多或持续不止,应及时就医处理。02注意伤口周围皮肤变化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观察并记录伤口变化情况
警惕感染风险如发现伤口出现红肿、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