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哪个事件是发生在1905年的?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甲午战争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标志着清朝的灭亡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B.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五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
C.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官方地位
D.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在元朝时期确立的
答案:C
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的政策,确实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官方地位。
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哪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A.讲授法B.讨论法C.案例分析法D.演示法
答案:B.讨论法
解析:讨论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观点、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或概念的理解。
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评估方法?
A.考试B.观察法C.项目报告D.口头报告
答案:D.口头报告
解析:口头报告通常用于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而不是直接评估他们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和观察法是历史教学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它们可以直接测量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理解和分析水平。
5、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提出了著名的“师老兵破”战略思想?
A.孙武
B.孙膑
C.诸葛亮
D.岳飞
答案:B
解析: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师老兵破”战略思想,强调在战争中应重视老将的经验和智慧,以及兵卒的战斗力和士气。因此,正确选项是B。其他选项中,孙武主要提出兵法理论,诸葛亮以智谋著称,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
6、关于秦朝统一货币制度的影响,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B.增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C.消除了各地不同的货币形制与计算单位
D.对后世货币制度的发展没有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D
解析:秦朝统一货币制度确实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增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并且消除了各地不同的货币形制与计算单位。但对于后世货币制度的发展,秦朝的这一举措显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选项D的描述是错误的。其他选项都是对秦朝统一货币制度影响的正确描述。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分封制C.明朝实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吏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A
解析: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由禹建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郡县制,而不是分封制。明朝确实实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已经形成。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8、下列关于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说法正确的是()。A.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结束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引发的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引发的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发动的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意大利法西斯党领袖贝尼托·墨索里尼发动的
答案:A
解析: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结束,它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发动的,他试图建立一个德国人民的“第三帝国”。
9、在中国古代史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盛世?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康乾盛世
D.洪武盛世
答案:D
解析:贞观之治是唐朝初期的盛世,由唐太宗李世民在627年至649年间实施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和军事扩张所导致。开元盛世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713年至741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经济改革、文化繁荣和对外扩张。康乾盛世是指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统治时期的盛世,时间跨度为1661年至1722年。洪武盛世则是指明朝初年的盛世,由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至1398年间建立的制度和政策所促成。因此,选项C“康乾盛世”是唐朝的盛世之一,而选项D“洪武盛世”不属于唐朝的盛世。
10、关于世界历史中的“文艺复兴”,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起源于意大利,强调理性主义
B.始于14世纪,结束于16世纪
C.以宗教改革为核心
D.促进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