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复杂结构研究所
甘明
主要变化的内容
•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 将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 《网壳
结构技术规程》的内容合并。
• 在计算方面,网壳结构的稳定分析极限承
载力与容许承载力之比系数K作出了调整
• 并对焊接空心球受拉与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计算公式当采用大直径空心球作适当调整,
改进了压弯或拉弯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 结构体系方面
• 新增了立体管桁架、立体拱架与张弦立体拱架。
• 在杆件与节点方面,新增了对杆件设计时的低应
力小规格拉杆、受力方向相邻弦杆截面刚度变化
等构造方面的要求。
• 新增铸钢节点、销轴式节点与预应力拉索节点。
对组合网架补充了螺栓环节点与焊接球缺节点。
增加了聚四氟乙烯可滑动支座节点。
:
图A.0.1 (d ) 三向网架
:
图A.0.3 (a ) 三角锥网架
结构选型
• 3.1.1 网架结构可采用双层或多层形式;网壳结构可采用
单层或双层形式,也可采用局部双层形式。
• 3.1.2 网架结构可选用下列网格形式:
• 1 由交叉桁架体系组成的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正交斜
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单向折线形网架
(图A.0.1 );
• 2 由四角锥体系组成的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
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星形四角锥
网架(图A.0.2 );
• 3 由三角锥体系组成的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蜂
窝形三角锥网架(图A.0.3 )。
网壳选型
• .1.3 网壳结构可采用球面、圆柱面、双曲抛物面、
椭圆抛物面等曲面形式,也可采用各种组合曲面
形式。
• 3.1.4 单层网壳可选用下列网格形式:
• 1 单层圆柱面网壳可采用单向斜杆正交正放网格、
交叉斜杆正交正放网格、联方网格及三向网格等
形式(图B.0.1)。
• 2 单层球面网壳可采用肋环型、肋环斜杆型、三
向网格、扇形三向网格、葵花形三向网格、短程
线型等形式(图B.0.2)。
• 3 单层双曲抛物面网壳宜采用三向网格,
其中两个方向杆件沿直纹布置。也可采用
两向正交网格,杆件沿主曲率方向布置,
局部区域可加设斜杆(图B.0.3)。
• 4 单层椭圆抛物面网壳可采用三向网格、
单向斜杆正交正放网格等形式(图B.0.4)。
• 3.1.5 双层网壳可由两向、三向交叉的桁架体系
或由四角锥体系、三角锥体系等组成,其上、下
弦网格可采用本规程第3.1.4条的方式布置。
• 3.1.6 立体桁架可采用直线或曲线形式。
• 3.1.7 空间网格结构的选型应结合工程的平面形
状、跨度大小、支承情况、荷载条件、屋面构造、
建筑设计等要求综合分析确定。杆件布置及支承
设置应保证结构体系几何不变。
• 3.1.8 单层网壳应采用刚接节点。
• 3.2.1 平面形状为矩形的周边支承网架,当
其边长比(即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等于
1.5时,宜选用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
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
角锥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
正放网架。当其边长比大于1.5时,宜选用
两向正交正放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或正
放抽空四角锥网架。
• 3.2.2 平面形状为矩形、三边支承
一边开口的网架可按本规程第
3.2.1条进行选型,开口边必须具
有足够的刚度并形成完整的边桁架,
当刚度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增加网
架高度、增加网架层数等办法加强
• 3.2.3 平面形状为矩形、多点支承的网架可
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
抽空四角锥网架、两向正交正放网架。
• 3.2.4 平面形状为圆形、正六边形及接近正
六边形等周边支承的网架,可根据具体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