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课件课件.ppt
关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课件第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颈内静脉的解剖及穿刺路径的选择2、具体穿刺方法
3、深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和预防
4、注意事项5、失误防范6、深静脉置管术进展7、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视频演示第2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深静脉置管术穿刺点选择中,目前临床上最常选用的是右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而从众多书籍和文章的统计结果来看,麻醉医生最常选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外科医生则最常选锁骨下静脉穿刺。但不论选何进路,安全性和成功率都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第3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颈内静脉解剖颈内静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在颅底的颈静脉孔处续于乙状窦,伴随颈内动脉下降,初在该动脉之背侧,后达其外侧,向下与颈总动脉(偏内)、迷走神经(偏后)共同位于颈动脉鞘内。该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以乳突尖和下顷角连线中点至胸锁关节中点的连线作为颈内静脉的体表投影。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以上为上段,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以下再分成中、下段。颈内静脉上、中、下段的外径分别为12.0mm、13.0mm和14.6mm。胸锁乳突肌位置恒定,其前缘与颈内静脉上、中、下段的中点的距离分别为1.0mm、7.0mm和13.3mm,后缘与颈内静脉上、中、下段的中点的距离分别为19.4mm、12.7mm和9.3mm。颈内静脉末端膨大,其内有一对静脉瓣,可防止头臂静脉中的血液逆流。第4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一、选择右颈内静脉穿刺原因
右颈内静脉解剖位置较固定,体表解剖标志较为明显,包括胸骨上凹、锁骨、胸锁乳突肌以及在多数病人可以触摸到的颈动脉搏动。右颈内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的行程短而直,也便于行右心腔内的置管术,无穿破胸导管致胸导管淋巴液漏的危险。成功率可高达90%~99%。位于患者头部,给麻醉医生的术中用药,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方便。第7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穿刺置管方法
前侧径路:将左手示指和中指放在胸锁乳突肌中点前缘,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颈总动脉,右手在颈总动脉外侧0.5cm处进针,针尖指向同侧乳头,针轴与冠状面呈30°~40°角,一般刺入2~3cm即入颈内静脉。(此进路造成气胸的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中央径路:锁骨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位于三角行的中心位置,约锁骨上3-5cm,针尖指向同侧乳头,针干与皮肤呈30°。一般选择中路,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不易误入颈动脉也不易伤及胸膜腔。方法简便、可靠。后侧径路: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中下1/3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针,针轴一般保持水平位,针尖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指向胸骨上切迹。(针尖不宜过度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穿入气管内。)
第8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前路中路后路第9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患者去枕仰卧位,最好头低15°~30°(Trendelenburg体位),以保持静脉充盈和减少空气栓塞的危险性,头转向对侧。第10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颈部皮肤消毒,术者穿无菌手术衣及手套,铺无菌单,显露胸骨上切迹、锁骨、胸锁乳突肌侧缘和下颌骨下缘。检查导管完好性和各腔通透性第1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确定穿刺点(常用中间径路,路定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及锁骨形成的三角顶点,环状软骨水平定位,距锁骨上3~4横指以上。)。第12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穿刺针进入皮肤后保持负压,直至回抽出静脉血。第13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从注射器侧边导丝口插入引导丝.第14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导丝进入导丝口2大格后,边进导丝边拔出注射器。(导丝一般体外保留约40cm)第15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绷紧皮肤,沿引导丝插入扩张管,轻轻旋转扩张管扩张皮肤。第16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