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胃十二指肠外科Gastroduodenal_surgery.ppt

发布:2017-01-27约5.38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胃十二指肠外科疾病 正常的胃(大体) 胃分部 胃的淋巴引流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oduodenal ulcer)统称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多发男性青壮年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于十二指肠球部 胃溃疡多发于胃小弯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为3~4:1 胃溃疡5%癌变 病因、病理 病因: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胃酸分泌过多“自家消化”。无胃酸就无溃疡。 胃粘膜屏障受损:非甾体类抗炎药、酒精等。 粗糙和刺激性食物 “溃疡素质”:“多愁善感”者、精神紧张、0型血。 临床表现 节律性、周期性上腹部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DU): 餐后3-4小时延迟痛、饥饿痛或夜间痛,灼、钝痛 抗酸药能止痛,进食后缓解 周期性发作特点,好发秋冬。脐右上方压痛 疼痛----进食----缓解 胃溃疡(GU): 餐后1-2h疼痛,持续1-2h,进食不缓解,甚至加重。 抗酸药疗效不明。易复发、并发大出血、急性穿孔 脐剑正中或偏左压痛。 进食----疼痛----缓解 并发症 出血 穿孔 幽门梗阻 癌变 并发症 出血 最常见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易发生 表现为呕血黑便,甚至排鲜血便 并发症 穿孔 常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部) 表现:饱餐后突发、持续、刀割样腹痛,迅速波及全腹。 体征:腹膜炎体征、板状腹。 辅助检查:膈下游离气体。 气腹征 右侧膈下游离气体,呈新月形透亮区,上方线条影为膈肌,下方为肝脏影。 注意与左膈对比。 并发症 幽门梗阻 少数病例可出现 多发生于病程较长且反复的十二指肠溃疡 表现:上腹饱胀,呕吐宿食,不含胆汁。 辅助检查 胃镜:直视病变部位、大小、性质。是确诊溃疡的首选方法。 钡餐:溃疡的X线直接征象是龛影。 HP检测:常规检查。溃疡不一定HP阳性,HP阳性者,治疗溃疡必须同时治疗HP。 大便隐血:溃疡出血一般在1~2周内,长时间大便隐血提示癌变。 治疗 根治幽门螺杆菌HP。 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是目前最强的胃酸分 泌抑制药。 保护胃黏膜。 手术。 用药护理 忌辛辣、刺激食物,(过热过冷,咖啡浓茶,烟酒) 豆浆牛奶含钙和蛋白较多,可刺激胃酸分泌,不宜多吃。 正确服药时间:抗酸药餐后1小时及睡前服,避免与牛奶同时服用。胃动力药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 外科治疗简介 (一)外科治疗适应证 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2.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3.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4.胃溃疡恶变 5.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外科治疗简介 (二)外科手术方法简介 1.胃大部切除术 2.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外科手术方法简介 外科手术方法简介 1.胃大部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可分为三类: ①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 ②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③胃大部切除后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外科手术方法简介 ①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 即在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图15-4),多用于胃溃疡。优点是重建后的胃肠道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状态,胆汁、胰液反流入残胃较少,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亦较少;缺点是有时为避免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的张力过大致使切除胃的范围不够,增加了术后溃疡复发机会 。 外科手术方法简介 ②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 即胃大部切除后残胃与空肠吻合,十二指肠残端关闭(图15-5)。适用于各种胃、十二指肠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切除困难时可行溃疡旷置。该术式的优点是即使胃切除较多,胃空肠吻合口也不致张力过大,术后溃疡复发率低;缺点是吻合方式改变了正常的解剖关系,术后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可能性较毕Ⅰ式多。 外科手术方法简介 ③胃大部切除后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 即胃大部切除后关闭十二指肠残端,在距十二指肠悬韧带10~15cm处切断空肠,将残胃与远端空肠吻合,距此吻合口以下45~60cm处将空肠与空肠近侧断端吻合(图15-6)。此法临床使用较少,但有防止术后胆汁、胰液进入胃的优点。 外科手术方法简介 2.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其理论依据是切断了迷走神经,既消除了神经性胃酸分泌,又消除了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分泌,从而减少了体液性胃酸分泌。此手术方法目前临床已较少应用。胃迷走神切断术可分为三种类型:①迷走神经干切断术;②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③高选择性迷走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