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1.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17-07-29约8.4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公民依法参与国家 、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 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 和标志。 3.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 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4.公民的监督权包括 、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 等。 5.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 。 6.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主要有维护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 、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 的原则,坚持 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 1.政治生活 2.基本 基础 3.言论 当家作主 4.批评权 检举权 5.政治责任 6.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安全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权利与义务统一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权利 内容 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监督权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典例1】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某市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种制度的实行 A.表明了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 C.说明人民群众决定国家工作人员的任免 D.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的是公民享有的监督权。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说法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公民的监督权,不能说明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故排除D。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内容 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是保卫国家的需要 【典例2】在对外交往中,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不仅表达了我们的公民素质,也展示着我们的国家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外交官”。为了做好“外交官”,我们应该 ①树立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增强公民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主动参政议政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优越感 A.B.C.D. 【答案】A  【解析】做好“外交官”,我们应该树立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增强公民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符合题意;与设问主体不符;“民族优越感”说法错误。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发生矛盾 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典例3】近几年,我国发生多起“闹访”事件,极少数人借“上访”之名无休止地提出无理要求,以闹事制造“压力”要挟地方政府。“闹访”违背了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准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B.C.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闹访”事件的人在反映自己的诉求过程中没有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没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故选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