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具体检测部位要求浙江.doc
钢筋保护层厚度具体检测部位意见稿
梁底纵向受力主筋保护层检测部位(一)详见图a、图b
说明:a、梁主筋保护层的测点位置宜为梁跨度的2个三等分点及1个梁跨中点;
b、测梁主筋时应避开箍筋加密区,最好在两根箍筋的间隙处检测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这样受箍筋的干扰较小;
c、当测点上方有次梁时,测点宜布置在离开次梁边(b+h)的距离位置,若主梁的跨中测点上方有次梁,其测点宜布在两个离开次梁边(b+h)的距离位置任一处,若主梁跨度的三等分点测点上方有次梁,其测点宜布在离开次梁边(b+h)的距离且靠向梁跨中一侧的位置。
梁底纵向受力主筋保护层检测部位(二)详见图e、图b
说明:a、梁主筋保护层的测点位置宜为梁跨中1点和跨中点左、右各300mm处2点;
b、测梁主筋时应避开箍筋加密区,最好在两根箍筋的间隙处检测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这样受箍筋的干扰较小;
c、当测点上方有次梁时,测点宜布置在离开次梁边(b+h)的距离位置,若主梁的跨中测点上方有次梁,其测点宜布在两个离开次梁边(b+h)的距离位置任一处,若第2或第3测点上方有次梁,其测点宜布在离开次梁边(b+h)的距离且靠向梁跨中一侧的位置。
板底受力筋保护层检测部位详见图c
板面受力筋保护层检测部位详见图d
附加说明:
钢筋的测点应于检测现场标明,同时应将钢筋的测点方位标注于检测记录单上。
板面钢筋检测位置如图d所示,第1个测位线宜距梁边0.2m,(如梁宽为200mm,即可记为距2轴300mm,如梁宽为600mm,即可记为距2轴500mm,)第2、3测位线仅靠第1测位线依次向板中延伸,如图d所示,1、2、3条测位线分别为距2轴0.3m,0,5m,0.7m,测位线的间距主要依据其分布筋的间距大小判定,如图d的分布筋间距X为200mm。
板底钢筋检测位置如图c所示,第2个测位线宜为板宽中心线,第1、3测位线紧靠第2测位线两侧,如图c所示,1、2、3条测位线测位线的间距主要依据其分布筋的间距大小判定,如图c的分布筋间距X为200mm。
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每个批次对选定的板构件可进行板面或板底钢筋检测,其中板面所占比例不少于50%,每个板的受检钢筋数不少于6根。楼板钢筋检测完成后应对其检测方位描述,即记录每条检测线的起始测点钢筋的位置和检测线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