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三维建模实例教程PPT---项目三任务四 舱体零件的建模.pptx
项目三PROJECTPROGRAMME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04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一、任务描述按照要求完成如图388所示舱体零件的建模。舱体零件模型来源于我国航天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的返回舱。新一代载人飞船瞄准登录月球的世界先进水平,特点是可重复使用,具备多种用途,载人数多。为了实现可重复使用,新载人飞船的返回舱才用了“金属结构+防热结构”的锥形设计。其耐热能力可达到神州飞船的三至四倍,保障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图3-88舱体零件图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二、任务分析此零件为薄壁壳体,零件主体形状为锥形,可通过拔模构建,薄壁结构可采用抽壳命令完成。此外,零件具有圆柱、孔、凸台、凹槽等结构。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三、任务实施1.创建舱体底座在“主页”选项卡“特征”面板中“设计特征”选项组中找到“圆柱”按钮。用“圆柱”命令,以基准坐标系原点为底面圆心,创建φ130mm,高度10mm的圆柱体。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三、任务实施2.创建舱体主体(1)创建舱体主体圆柱在“主页”选项卡“特征”面板中“设计特征”选项组中找到“圆柱”按钮。用“圆柱”命令,以底座上表面中心为底面圆心,创建φ120mm,高度80mm的圆柱体(2)舱体主体拔模在“主页”选项卡“特征”面板中“细节特征”选项组中找到“拔模”按钮,单击后打开如图389所示“拔模”对话框。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分型边,选择Z轴正方向矢量作为“脱模方向”,选择舱体圆柱下表面作为“固定面”,选择圆柱上表面外棱边作为PartingEdges(分型边),输入拔模角度25°,如图391所示完成舱图3-89“拔模”对话框图3-91舱体拔模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三、任务实施图3-90凸台曲线3.创建舱顶凸台(1)绘制凸台草图在舱体顶端表面绘制凸台曲线,如图390所示。(2)创建舱顶凸台在“主页”选项卡“特征”面板“设计特征”中选择“凸起”命令,打开如图392所示对话框。选择舱体顶面上的圆作为“表区域驱动”的曲线,选择舱体顶面作为“要凸起的面”,“凸起方向”指定凸台生成方向(Z轴正方向),距离设置为12mm,创建如图393所示凸台。图3-92“凸起”对话框图3-93创建舱顶凸台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三、任务实施4.创建舱体底端凹槽通过拉伸除料的方法来创建舱体底端凹槽,首先需要绘制拉伸除料需要的凹槽草图。(1)绘制凹槽草图选择舱体底座顶面作为凹槽草图放置面进入草图,按照图纸要求先绘制其中一个凹槽曲线。首先,绘制φ110mm的圆作为中心定位圆。其次绘制其中一个凹槽曲线中的φ20mm小圆,绘制两条直线与小圆外切,同时约束两条直线的角度为72°。为了便于拉伸,在实体外绘制一条边界线连接两条外切直线,剪切掉多余的直线,得到一个凹槽曲线。通过“阵列曲线”命令完成其他四个凹槽曲线的绘制,在对话框中选择凹槽曲线作为要阵列的曲线,“布局”选择圆形,“旋转点”指定中心圆心点,“间距”选择数量和跨距,“数量”为5,“跨角”为360°,完成阵列后创建如图394所示草图图3-94拉伸除料过程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三、任务实施4.创建舱体底端凹槽(2)拉伸创建底端凹槽选择拉伸命令,打开拉伸对话框,“表区域驱动”选项组中选择5个凹槽的所有曲线,如图395所示。矢量方向选择Z轴正方向,拉伸距离设置为50mm,“布尔”选项组选择“减去”,选择舱体主体作为布尔运算目标体,完成拉伸后创建如图396所示凹槽。图3-96拉伸创建凹槽图3-95凹槽草图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三、任务实施5.创建舱体斜凸台通过旋转的方法来创建舱体斜凸台,首先需要绘制凸台的草图。(1)绘制凸台草图选择基准坐标系XOZ平面作为凸台草图放置面,注意底端有5个凹槽,选择底端没有凹槽的一侧进行草图绘制。根据图纸要求绘制如图397所示的凸台旋转截面曲线。图3-97凸台截面曲线草图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三、任务实施5.创建舱体斜凸台(2)旋转创建凸台在“特征”面板中选择“旋转”命令,打开“旋转”对话框。在“表区域驱动”选项组中选择凸台草图中的一组曲线作为旋转的截面曲线。如图398所示,选择凸台中心矢量方向作为旋转轴线,旋转角度设置为360°,“布尔”选项选择“合并”,目标体选择舱体主体,完成凸台的旋转。图3-98旋转创建凸台
项目三任务四舱体零件的建模三、任务实施6.抽壳创建舱体薄壁在“特征”面板中选择“抽壳”命令,打开如图399所示“抽壳”对话框。“类型”选择“移除面,然后抽壳”。“要穿透的面”选择底座底面。根据图纸可知,舱体底座表面的壁厚为10mm,其余舱体壁厚为5mm。在“厚度”选项组中设置为5mm,“备选厚度”选项组中,选择舱体底座外圆柱面,“厚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