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 .pdf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
*导读:浆细胞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多见于非哺
乳期及绝经期后妇女。浆细胞乳腺炎临床常伴有乳头内陷及乳导
管发育异常,乳头有粉刺样溢液,急性期在乳头、乳晕周围伴有
红肿、热、边界不清的肿块,慢性期多有瘘管形成,并反复迁延,
患者比较痛苦。……
浆细胞乳腺炎起病突然,乳头凹陷,有血性或奶油样溢液,乳晕
部结块,向某象限伸展。形状不规则,表面全结节状,伴同侧腋
下淋巴结肿大,乳房皮肤水肿或呈橘皮样变。后期可形成顽固脓
疡及瘘管,病情反复迁延,酷似乳腺癌。
浆细胞乳腺炎占乳腺病的3%左右,但患者甚至非专科医师往
往对该病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如误诊为一般的细菌性脓肿,
认为简单切开引流即可痊愈,这样可能会造成瘘管长久不愈。如
果单纯采用以乳头、乳晕为中心的梭形乳腺部分切除,或乳腺单
纯切除,手术损伤大而且术后乳房外形改变。如果行乳腺区段切
除,主导管部位病灶未彻底清除,则仍有复发的机会。如果炎性
肿块距乳头较远、坚硬、粘连,则可能误诊为乳腺癌,临床需认
真鉴别。
浆细胞乳腺炎临床一般分为三期:隐匿期:乳头凹陷,有粉刺
样分泌物,气味臭秽,或伴有乳晕部肿块,疼痛不明显。
急性期:乳晕部肿块增大,向某一象限伸展,肿痛显著,形成脓
第1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肿局部红赤,有波动感,全身症状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等。
舌苔可为薄黄,舌质红。
慢性期:当局部感染得到控制时,病情往往进入慢性阶段,全身
症状减少或消失,脓肿溃破,瘘管形成,溃口时有少量脓性分泌
物,局部皮肤可呈橘皮样变形,病情反复,经久不愈。
浆细胞乳腺炎确切病因目前尚不能明确,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乳头发育不良,先天畸形、凹陷、不洁等引起乳孔闭塞。二
是既往乳腺炎使该区域乳管因炎性增生,致乳管内腔狭窄闭塞。
三是中老年女性因卵巢功能减退,乳腺导管呈退行性改变、松弛,
肌上细胞收缩减退,内分泌积聚而致病。
我院乳腺科治疗浆细胞乳腺炎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分期辨
证施治,注意选择正确手术时机,以保证术后乳头及乳房外形。
急性期:乳晕部出现肿块、红肿、疼痛,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
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药用:栝楼
30克,蒲公英30克,连翘15克,皂角刺10克,赤芍药15克,
丹参15克。当肿块有波动感时,脓肿已形成,小脓腔单纯穿刺
抽脓,盐水冲洗;大脓腔则行乳晕外小切口引流,以油纱条引流
换药,每日1~2次。
慢性期:乳腺局部红肿消退,皮色暗红或紫暗,但仍留有瘘管及
乳腺硬块,肿块大小不等,边界不清,质韧硬,大部分瘘管的内
口位于肿块中,瘘管外口有少量脓液渗出。证属阴疽或半阴半阳
证。治以温阳散结,用阳和汤加减。
第2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瘘口愈合期:经中医药治疗和换药,伤口愈合,或炎症基本消退,
留有小的瘘管外口,乳腺炎性肿块明显缩小(肿块直径缩小1/2
以上,或肿块消失)。此阶段采用手术治疗。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