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网络语言的特征.pdf

发布:2025-03-16约9.0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网络语言的特征

江苏大学对外汉语08级马蓉

摘要: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它的突出特点是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

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由主体的隐蔽性而带来的粗俗化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和普及,

网络语言的发展势头强劲,在丰富现代汉语的同时,也给它的前途和规范化带来挑战。

“网络语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指网络媒体上所使用的叙述性和描写性的语言,其基本

词汇和语法结构形式与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大体是一致的。二是指IT(InformationTechnology)

领域的专业用语,如“网络、鼠标、软件、登陆、宽带、聊天室、防火墙”等等。三是指网

民在聊天室聊天和在BBS(BulletinBoardSystem)上发表意见时所用的语言。其中,第三类是

本文的重点关注对象,它在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

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它脱胎于现代汉语,又有与众不同的特

点;既丰富现代汉语的表达,又给它带来挑战。

关键词:网络语言特点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五彩缤纷的词汇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在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中,词汇的变化最为显著。网络语言的

最大特点,突出的表现在词汇上。旧词新义,汉语新词,网络符号的出现,给网络语言披上了一件

色彩绚丽的外衣。

1.旧词新义

如果你在网上被人称为“天才”,千万不要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稍微有一点经验

的网民就知道,这里的“天才”绝非褒义,而是“天生的蠢材”的意思。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它们往往是网民利用现有的词汇材料将其歪曲解释,增加其新的

意义。这些意义一般都诙谐幽默,但往往与旧义无关或相反。这样以来,许多词语的感情色彩

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例如:

楼上前一个帖子或上一个帖子

冲浪上网

踢聊天室管理员或论坛负责人驱赶违规用户

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

不错不是你的错

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可爱可怜没人爱

贤惠闲适得什么也不会

天生丽质天生没有利用价值

恐龙丑女

青蛙丑男

灌水随便乱发文章

以上这些例子,调侃味十足,比其本意更惹人喜爱,但它的交际只限于特定的语境中,离开了这

种语境,交际者就难以把握其中的意义。

2.汉字新词

旧词新义在绚丽的网络语言中只是一朵小花而已,大量的汉字新词则像一束鲜花,让人为之心

动。汉字新词就是利用汉字中原有的语素,按照原有的构词方式造出的词语。它有以下几种

类型:

(1)网词

指伴随着互联网的流行而出现的与网民和网络有关的词语。例如“网虫”指痴迷的“网络

爱好者”,“爬虫”即上网。另外还有像“网吧、网管、网友、网龄、网速、网瘾、网站、网

址”等等。“网”作为常用的词根被广泛的运用,可以说是天下尽在一“网”中。

(2)音变造词

指通过语音变化所产生的新词,它是在某个原有词的基础上,通过语音方面的某些改变,形

成新的语音形式。最常见的是“酱紫”、“酿紫”这两个词,它们是“这样子”、“那样子”的

港台读法,用两个字标注三个字的音,可以说是一种“合音词”,同时又具有浓重的颜色,

十分惹眼,真让网民们一见倾心。还有用“哞”表示“没有”,还在其中加入声音,十分生动。

再有就是用“表”代表“不要”,也是十分常见的。

(3)谐音造词有两种情况

a.别字造词

由于网上交流的瞬时性,决定了网民必须用最快捷的方式将自己的思维付诸于文字,因而他们

往往没有耐性来保证打字的准确性,于是就用同音字来代替。起初这些词并不是网民有意为

之,而是在使用智能拼音输入法时,在首先跳出的生造词中顺势选择的结果。例如将“版主”

打成“斑竹”,“请进”打成“青筋”,“睡觉”打成“水饺”。因其表现新奇,正所谓“歪

打正着”,广大年轻的网民们当然乐而用之。当然,也有一些是网民出于搞笑或其他目的而创

造的,例如“大虾”指“资深网虫”,“俊男”指“帅哥”,“搂猪”指“楼主”。还有“美

眉”这个对网络女性的昵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原词“妹妹”更具影响力。但是,这种“别

字造词”毕竟是网络技术的副产品,随着输入法的改进,这种现象就可能消失或被其他现象所

代替。

b.音译借词

在现代汉语中,音译借词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