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部感染的抗生素选择.pptx
急性肺部感染的抗生素选择肺部感染是常见的严重疾病,正确选择抗生素至关重要。本演示文稿将介绍肺部感染的分类、病原体特点及合理抗生素选择策略。作者:
目录肺部感染概述包括定义、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常见病原体细菌、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抗生素分类各种抗生素类型及其特点抗生素选择原则针对不同类型肺炎的治疗策略
肺部感染概述定义肺部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肺组织,导致肺泡和支气管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流行病学肺部感染全球发病率高,是重要死亡原因。中国每年约有数百万例新发病例。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缺氧。
肺部感染的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发生在医院外,患者入院前未接受医疗机构护理。常见于社区普通人群。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病原体多为医院环境中的耐药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危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常见病原体:细菌肺炎链球菌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病原体,对青霉素类敏感。1流感嗜血杆菌常见于慢性肺病患者,可产β-内酰胺酶。2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严重肺炎,MRSA尤为棘手。3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耐药性高。4铜绿假单胞菌常见于VAP和免疫低下患者,多药耐药性强。5
常见病原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真菌肺孢子菌曲霉菌隐球菌
抗生素分类(1)1β-内酰胺类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2大环内酯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对非典型病原体特别有效。
抗生素分类(2)1喹诺酮类通过抑制细菌DNA复制发挥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2氨基糖苷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主要针对革兰阴性菌。
抗生素选择原则经验性治疗在获得病原学结果前,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和当地耐药谱选择抗生素。针对性治疗获得病原学诊断和药敏结果后,调整为最窄谱有效抗生素。综合考量考虑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基础状况、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抗生素选择1门诊轻症患者首选口服β-内酰胺类或大环内酯类2住院普通患者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3ICU重症患者广谱β-内酰胺类联合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
CAP轻症患者的抗生素选择阿莫西林对肺炎链球菌有效,首选药物。常用剂量为500mg,每8小时一次。阿奇霉素对非典型病原体有效。常用剂量为500mg,首日一次,后续250mg每日一次。莫西沙星广谱抗菌药,覆盖典型和非典型病原体。常用剂量为400mg每日一次。
CAP重症患者的抗生素选择联合方案具体药物剂量方案一头孢曲松+阿奇霉素2g/d+500mg/d方案二头孢曲松+莫西沙星2g/d+400mg/d方案三亚胺培南+阿奇霉素500mgq6h+500mg/dMRSA风险加用万古霉素15-20mg/kgq12h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抗生素选择1低危患者头孢吡肟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中危患者碳青霉烯类或头孢他啶-阿维巴坦3高危患者多粘菌素或替加环素联合其他抗生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抗生素选择1初始广谱治疗应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多重耐药菌。2常用方案美罗培南或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多粘菌素。3定植与感染区分根据临床表现、炎症指标和气管吸引物培养结果综合判断。4及时降阶梯治疗获得病原学结果后,调整为更窄谱抗生素,减少耐药性发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1抗菌谱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2优势杀菌作用强,安全性高3局限性β-内酰胺酶可使其失效4
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G、阿莫西林等。主要针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广谱抗菌,常用于CAP治疗。碳青霉烯类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菌谱最广,用于重症和耐药菌感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抑制细菌50S核糖体亚基,阻断蛋白质合成。抗菌谱对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有效。特点具有良好组织渗透性,对肺组织浓度高;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胃肠道不良反应多,现已较少使用。剂量为500mg,每6小时一次。阿奇霉素半衰期长,可单次给药,疗程短。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广泛应用。克拉霉素胃肠道耐受性好,对非典型病原体覆盖范围广,可穿透生物膜。
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发挥作用,阻断DNA复制过程。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血药浓度高,生物利用度好。
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90%左氧氟沙星口服吸收几乎完全,静脉和口服制剂可以互换。400mg莫西沙星每日一次给药简化治疗方案,提高依从性。5-7天喹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