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_第八章 病因推断.ppt

发布:2016-11-17约3.08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思考题 病因的概念? 疾病发生三要素? Mill准则? 常用病因判定标准? * * * * * * * * * 病因与病因推断 * 研究和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Cause of Disease)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部医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因为只有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才有可能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和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与措施,从而预防,治疗和控制疾病。 * 一、病因的概述 (一)病因概念的发展 1、阴阳五行学说: 2、 Koch学说:19世纪,由于微生物学的发展,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等人首先证明了某些动物和人类的疾病是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不同的微生物可导致不同的疾病,既单因素学说或特异病因学说的诞生。 * 二、病因模型 ——三角模型 含义 表述了疾病发生的三个要素及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密切生态关系,认为病原因子、宿主、环境是疾病发生的三个要素,相当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疾病的发生是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三者保持平衡,则表现为健康;如任一方的作用超过了维持平衡的限度,则表现为疾病。 * 病因模型 ——轮状模型 含义 强调疾病的发生是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又分为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宿主还包括遗传内核。 * 病因模型 ——病因网模型 不同的致病因素与疾病之间构成不同的链接方式,即病因链; 不同的病因链相互连结、相互交错,即形成复杂的完整的病因关系路径,即病因网 * 现代病因概念: 那些能使人群中发病率增加的因子 * 三、病因的分类 1.必要病因 是指某疾病发生的必要因素,即缺乏该因素时疾病就不会(概率为100%)发生。例如结核病发生必然具有结核杆菌; 2.促成病因 指某因素存在时可能导致某病发生的概率增加,但该病发生时并非一定具有该因素。如宿主免疫状态、生活环境等。 * 临床观察 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方法的研究 四、病因的研究方法 * 病因的研究方法 建立假设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横断面研究、疾病监测资料、生态学研究)建立病因假设 检验或验证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检验或实验流行病学验证假设 因果推断 对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作出是否为因果关联的推断 流行病学方法的研究 * * 五、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一)假设演绎法; (二)Mill准则: 求同法 求异法 共变法 类推法 排除法 * 假设演绎法的推理过程 因为假设H ,所以推出证据E (演绎推理) 因为获得证据E ,所以反推假设H (归纳推理) (一)假设演绎法 * 假设演绎法的应用 假设H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导致原发性肝癌(PHC) 根据该假设H,加上相关背景知识为前提,演绎地推出若干具体经验证据 E1 (肝癌病例的HBV感染率高于对照) E2 (HBV感染队列肝癌发生率高于对照) E3 (控制HBV感染后,肝癌的发生率下降) 如果证据E1,E2,E3 成立,则假设H亦获得相应强度的归纳支持。 * 1.求同法 是辨别某类事件或属性的必要条件的方法 推理形式为: 事件(病例,A) 有关(暴露)因素 A,B,C -------- a,b,c A,D,E -------- a,d,e A,F,G -------- a,f,g …… -------- …… 所以,a 是A的必要条件 (二)Mill准则 在不同情况下某病的高发人群中,如果具有某一共同的因素,则该因素很可能为该病的病因。 * 2.求异法 是辨别某类事件或属性的充分条件的方法 推理形式为: 事件(对照,非A) 有关(暴露)因素 B,C -------- (a不出现),b,c D,E -------- (a不出现),d,e F,G -------- (a不出现),f,g … --------- …… 所以,a 是A的充分条件 两组人群在某病的发病率上有明显差异,同时在某因素的暴露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则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病因。 * 3、共变法 当某因素出现的频度或强度发生变化时,某病发生的频率与强度也发生变化,则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病因。 如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死亡率相应增加。 4、类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