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病理实验结核、伤寒等传染病.ppt

发布:2018-12-22约1.01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十二 结核、伤寒等传染病 学习目的要求 1、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变(好发部位、病变性质、大体及镜下所见)。 2、肠伤寒各期特点,尤其是大体所见。 3、举例已学过的具有肠道溃疡的疾病并加以区别。 4、血吸虫的基本病变。 5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及其发展结局 伤 寒 伤寒 一、病原体:伤寒杆菌 二、好发部位:回肠末端淋巴组织 三、病变特征: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四、临表: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皮肤玫瑰疹及嗜中性粒细胞减小 五、特征性病变: 由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伤寒肉芽肿 或伤寒小结; 伤寒细胞是指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 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 2、坏死期:第二周 髓样肿胀处肠粘膜发生坏死 3、溃疡期:第三周 坏死肠粘膜脱落就形成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4、愈合期:第四周 溃疡处由肉芽组织增生填平,边缘上皮通过再生修复 七、肠外病变: 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及骨髓都由于 巨噬细胞增生而相应肿大,镜下同样 是看到伤寒肉芽肿。 八、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败血症 流行性出血热 一、病原体:汉坦病毒 二、好发季节:冬季 三、临表:发热、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四、临床分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五、基本病变: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脱落和纤维素样坏死 六、病理变化 肉眼观 肾上腺髓质的出血、脑垂体前叶出血和右心房、右心耳内膜下大片出血 镜下观 肾上腺、下丘脑和垂体的出血、血栓形成和坏死 切片: 41# 肺结核 44#肠伤寒 50# 肝血吸虫病 51#血吸虫性阑尾炎 * 44#肠伤寒--伤寒小结(×100) 44#肠伤寒--伤寒小结(×100) 44#肠伤寒--伤寒细胞(×400) 44#肠伤寒--伤寒细胞(×400) 六、伤寒肠道病理变化 (回肠下段和孤立淋巴小结是常见) 1、髓样肿胀期:起病第一周 回肠下段淋巴结组织肿胀,稍隆起,色灰 白,形似脑沟回 伤寒-髓样肿胀期 伤寒--坏死期 伤寒--溃疡期 41# 肺结核--结核结节(×40) 41# 肺结核--干酪样坏死物(×40) 41# 肺结核(×100) 44#肠伤寒--伤寒小结(×100) 44#肠伤寒--伤寒小结(×100)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