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墙体.ppt
第3章墙体;3.1.1墙体的类型
;3.1.1墙体的类型
;3.1.2墙体的设计要求
;《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3.1.2墙体的设计要求
;3.2.1砖墙材料;几种砌墙砖的实物;〔2〕砂浆
砂浆是砌块的胶结材料。常用的砂浆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等。
砌筑砂浆按抗压强度可分为M15、M10、M7.5、M5.0、M2.5五个强度等级。
3.2.2砖墙的组砌方式及厚度
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砖砌体的砖缝必须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防止通缝。同时砖缝砂浆必须饱满,厚薄均匀,常用的错缝方法是将顶砖和顺砖上下皮交错砌筑。
常见的砖墙砌式有全顺式,一顺〔或多顺〕一项式,每皮顶顺相间式,两平一侧式等〔图6-4〕。
砖墙的厚度除了有标准砖按上图组砌的120墙、180墙、240墙、370墙、490墙几种以外,还有由多孔砖组砌的以50mm为级差的100墙、150墙、200墙、250墙、300墙及350墙等。;《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3.2.3墙体细部构造;《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散水与明沟
为防止屋顶落水或地表水下渗侵蚀根底,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建筑物周围的水及时排离,这一坡面称为散水。散水的坡度通常为3%~5%,宽度为600~1000mm,且要比屋顶挑出檐口宽200mm,一般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50mm。在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留有通长缝,缝宽10mm,缝内填弹性防水材料并用沥青砂浆封缝,以防渗水。散水整体面层纵向距离每隔6~12m做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缝内处理同勒脚与散水相交处做法一样。
散水的构造做法见图3-8,一般用混凝土现浇,或用砖砌,再用水泥砂浆抹面。;《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明沟的作用与散水相同,它有组织地将雨
水导入地下排水管网。
明沟的构造做法见图3-9,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坡向排污口,外墙与明沟之间应做散水。;3勒脚
外墙墙体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局部称为勒脚。它的作用是防止雨水上溅墙身,以及防止地面水对外墙的侵蚀和防止外界的碰撞,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美化建筑等。
常采用以下几种构造做法,见图3.2-8勒脚。
〔1〕勒脚外表抹灰:可采用20厚1:3水泥砂浆抹面,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
〔2〕勒脚贴面:可采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其耐久性,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
〔3〕勒脚采用石材,如条石等。;《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4窗台
当室外雨水沿窗向下流淌时,为防止雨水渗入墙身且沿窗缝渗入室内,同时防止雨水污染外墙面,常在窗洞下部靠室外一侧设置窗台,窗台应向外形成10%左右的坡度。窗台有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两种,见图6-11。;《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5门窗过梁
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承受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常在门窗沿上设置横梁,即门窗过
梁。
过梁的形式较多,常用的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三种。
〔1〕砖平拱
砖砌平拱是我国传统做法见图3.2-10。由竖砌的砖作拱圈,高度多为一砖,一般将砂浆灰缝做成上宽下窄,灰缝上部宽度不大于15mm,下部宽度不应小于5mm,两端下部伸入墙内20~30mm。;《房屋建筑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用砖不低于MU7.5,砌筑砂浆不低于M5,一般在沿口上方先支木模,砖平砌,下设2~3根?6钢筋放在第一皮砖和第二皮砖之间,也可将钢筋直接放在第一皮砖下面的砂浆层内,要求伸入两端墙内不少于240mm,并设90°弯钩,埋在墙体的竖缝内。梁高砌5~7皮砖且不小于1/4洞口跨度的高度,钢筋砖过梁净跨宜为1.5~2.0m,见图3-13,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不宜采用砖砌平拱和钢筋砖过梁。
砖不低于MU7.5,砂浆不能低于M5,砖砌平拱过梁净跨宜小于1.2m,不应超过1.8m。;〔3〕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一般不受跨度的限制,应用比较普遍。钢筋混凝土过梁有现浇和预制两种,梁高及配筋由计算确定。为了施工方便,梁高应与砖的皮数相适应,以方便墙体连续砌筑,故梁高为60mm、120mm、180mm、240mm即60mm的整倍数。对于多孔砖墙体过梁高可为90mm的整数倍。梁宽一般同墙厚,梁两端支承在墙上的长度不少于240mm,以保证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