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们朋友遍天下6(00001).doc

发布:2020-01-16约1.6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教案序号 8 授课时间 2012年 9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明确交往有内外圈之分,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扩大交往的几种好的方式。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重 点难点 教学重点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教学难点 :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教具 准备 图片 多媒体 板 书 设 计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1)交往圈的变化及划分情况 (2)扩展交往范围的意义 2.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1)广泛交往的意义(2)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3)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教 后 反 思 不断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感悟、自我提升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就是要将老师的与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环节与 时 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 习 设 置 1、如何理解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2、为什么要扩大交往范围?(为什么要从内圈向外圈发展?或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 3、怎样扩大交往范围?(交往怎样从内圈向外圈?) 4、怎样正确使用互联网? 预习 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激 情 导 入 播放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 看图片P37 让学生尽快进入本课的内容中去 出 示 目 标 知识目标:明确交往有内圈之分,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扩大交往的几种好的方式。能力目标: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 认读 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重难点 自 学 探 究 P37 1、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的交往对象有哪些? 2、说说自己的交往范围有多大? 分小组 小组合作 共同讨论 培养自学能力 合作能力 精 讲 点 拨 如何理解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 结合自身,让大家去讨论总结 提高综合能力 技 能 训 练 2嗷嗷待哺的婴儿主要是与妈妈交流,蹒跚学步的孩子主要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步跑跳自如,咿呀学语的幼儿开始与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嬉戏……上述现象( )①说明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范围会逐步由内圈向外圈扩展②启示我们积极交往,不断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③说明了由内圈向外圈发展,越快越好④说明了人们都会交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 选A。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过程不是越快越好,应该是渐进式的,因此③错误,而④的说法也过于绝对化,故应该排除。 认真完成 独立思考 巩固练习 总 结 归 纳 为什么扩大交往范围: (1)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 (2)从内圈交往转向外圈交往时,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 (3)交往从内圈向外圈发展时,我们的学习与课外活动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就有可能受到更多的教益. 2.怎样扩大交往范围: (1)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2)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 道。 熟读 归纳 提高归纳分析能力 当 堂 达 标 1. 1998年上海国际中学生运动会期间,小鹏和许多学生一起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活动,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们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小鹏为此非常高兴,一改往日那种内向、羞怯,变得活泼开朗,落落大方。 2.初二某学生小名在网吧中认识了社会青年小力,小名很崇拜“成熟”的小力,因此小力约他到营业性舞厅时,小名欣然前往. 1. 上述同学是采用什么方式认识新朋友的? 2. 哪些同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哪些同学的做法不妥,为什么? 让大家在实际案例中去学习品味所学知识 布 置 作 业 参加一次社区活动,逐步扩大自己的交往圈 写一篇感受 提高实践能力读写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