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说课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红树林说课稿
红树林说课稿篇一:红树林1
《红树林》说课稿
一、说教材
《红树林》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全课计划安排两课时,我所说的是第二课时。这篇文章在本单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从语文课的工具性来分析,能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给文章列提纲的能力,同时,也使其它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训练。从语文课的情感性分析,课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像这样借物喻人的文章,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又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使工具性和情感性相互结合,水乳交融。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贫瘠不毛”等词语的意思.2、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2、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难点:
1、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渗透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二、说教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生动的画面、(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 网:红树林说课稿)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及完整的情节,在课堂教学中施展出独特的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充分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能够多方面地辅助课堂教学。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统一”的理论指导下,我为本课选择的主要教法是:
1、主题探究法。2、情境教学法。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重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境界。本课学生主要学法是:
1、自主探究法。 2、合作讨论法。 3、勾画圈点法。4、读中感悟法。
四、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思路是:主题导入——初读感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一、主题导入借助课件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导言设疑: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红树林说课稿篇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说课
第六章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也是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三个问题。
2、考试要求:
(1)能解释全球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能说出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价值、保护措施;
(3)能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解决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②概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二、说教法
1、采用导学案:先学后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研究性学习教学法:课堂中利用设计的探究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及合作学习。
3、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分两部分,其中“课后练习”的题目以基础题为主,适合所有学生完成,而“附加练习”的题目接近高考题模式,难度较高,适合学习较好的学生完成,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分层次教学。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方法:导学案
意图: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发现问题,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依据:学生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需要树立可持续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