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和表面改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3-1 钢在热处理时的组织转变 1 复习“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的组织组成物。 以共析钢为例,了解钢在加热时(727°C以上)组织的转变。(相图上组织和相的转变是可逆的。) 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 Fe-Fe3C相图 第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一 钢在加热时组织的转变(以共析钢为例) 1 共析钢加热到727°C(A1)以上,珠光体转变成奥氏体。(四个阶段) 转变步骤 奥氏体形核 奥氏体核长大 残余渗碳体溶解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a) (b) (c) (d) 第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2、 奥氏体晶粒大小 (1) 影响因素: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2)钢加热时的缺陷:过热;氧化;脱碳 第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二、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重点内容) 知识要点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及其性能; 影响c曲线的因素 应用等温转变图判断钢冷却至室温的组织 第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一)、过冷奥氏体 定义:把在727 °C以下尚未发生转变的不稳定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过冷奥氏体转变是在临界点以下某个恒温下发生,就称为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转变在连续冷却的过程中发生,称为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共析钢) 1 等温转变图的建立 试验测定 第六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2 等温转变图 又称TTT图或者C曲线 转变开始线 第七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三)、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类型及其产物 1、珠光体转变(共析转变A → P ) 发生温度: 7270C---5600C 产物:珠光体 7270C---6500C:珠光体片层较粗,P(珠光体) 6500C---6000C:珠光体层片较细,S (索氏体) 6000C--5600C: 珠光体层片极细,T (托氏体) 层片变细,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有所增加。 珠光体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粗细与转变温度有关。温度越低,珠光体的层片越细。 珠光体形成 第八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第九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2、贝氏体转变 560--3500C: 贝氏体呈羽毛状,称为上贝氏体,记为B上 . 350-- Ms(2300C):贝氏体呈针叶状,称之为下贝氏体,记为B下。 (1)转变温度: 560—Ms(2300C) (2)产物:贝氏体 (3)贝氏体:由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4)贝氏体的形状和性能:(与等温温度有关) 上贝氏体形成过程与形貌 下贝氏体形成过程与形貌特征 第十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上贝氏体的形成示意图 上贝氏体的貌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下贝氏体的形成示意图 下贝氏体的形貌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5) 性能:上贝氏体的硬度高,塑性、韧性差,不用。 下贝氏体高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较好,。 工业中应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制造的零件中。 3 马氏体转变 (1)转变温度: Ms(230°C)-Mf (2)产物:马氏体 (3)马氏体:碳在a--Fe中形成的过饱和铁素体,具有体心正方结构。 马氏体形成示意图 第十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g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4)形貌: 低碳马氏体:呈板条状 高碳马氏体:呈透镜状,片状,中间有脊线。 马氏体形貌 (5)性能特点:硬而脆,且随Wc的增加而增加。 必须经过回火才能使用。 回火后:高碳马氏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 低碳马氏体具有好的综合性能。 (6)应用 高碳马氏体用于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零件,如车刀、铣刀等。 低碳马氏体用于综合性能好的零件,如发动机连杆螺栓、缸盖螺栓,石油钻井的吊环、吊钳等。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球墨铸铁淬火 G球+M+Aˊ 15钢淬火组织 M低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四 )、影响C曲线的主要因素 1 含碳量 含碳量 合金元素 等温转变图 合金元素 除Co(钴)元素外,其它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使C曲线右移。 C曲线的形状 C曲线距纵坐标的距离 Ms 、 Mf的温度 影响 第十七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 五)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 连续冷却转变图:又称CCT曲线 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