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高考全一轮微专题10-冰川(解析版).doc

发布:2024-11-15约1.37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专题突破

10冰川

【重点梳理】

冰川地貌

基本特征

冰蚀地貌

冰斗

山岳冰川上源集聚冰雪的围椅状凹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

角峰

金字塔形的尖峰,周围有冰斗发育,孤立而尖锐

刃脊

随着冰斗不断扩大,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形成刀刃状

冰蚀地貌

冰川槽谷、U形谷

冰川流动时刨蚀作用所形成的谷地,两壁陡立,谷底开阔,形如U字

冰蚀湖

冰川刨蚀作用形成洼地,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如五大湖

冰积地貌

冰碛

丘陵

冰川消融时,将所携带的物质沉落在底碛之上,构成低矮、坡缓、波状起伏的丘陵

冰碛阶地

冰川后退后,河流切入有基碛覆盖的冰川谷底而成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就叫冰川地貌,冰川地貌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也称之为冰碛)地貌。

冰川侵蚀地貌

冰川侵蚀作用是指冰川及其挟带的岩石碎块对冰川基岩的破坏作用,一般分为拔蚀作用和磨蚀作用。冰川侵蚀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即雪线以上位置,形态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蚀地貌。

1.擦痕和羊背石

冰川擦痕是古冰川地区基岩表面最常见的冰川侵蚀微形态。它们是底部冰中岩屑在基岩上刻划的结果,具有指示冰流方向的意义。同一基岩面上出现几组擦痕,说明冰流方向曾发生变化;相邻地方擦痕方向不同则表示冰川底部流向的局部变化。

羊背石是冰川侵蚀岩床造成的石质小丘。它们大体顺冰川流向成群分布,长达数米至数百米不等,有时大的羊背岩上叠加小的羊背岩。它的迎冰面坡长而平缓光滑,是磨蚀作用造成的;背冰面陡峭、参差不齐,是冰川拔蚀作用的产物。如果羊背石的迎冰面和背冰面都发育成流线型,便名鲸背岩。

冰斗、刃脊和角峰

冰斗刃脊

这一组冰川侵蚀地形出现在山岳冰川区的上游,位于古雪线之上。

冰斗是山岳冰川地区最常见的冰蚀地貌之一。典型的冰斗由岩盆、岩壁和岩槛3部分组成。底部为岩盆,平面上呈半圆形;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出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常有羊背岩位于其上。岩盆是一个封闭的洼地,冰川消退后积水成湖,叫冰斗湖。冰斗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冰斗冰川的旋转滑动。因为冰斗冰川有很大的积累消融梯度,雪线以下夏天消融和雪线以上冬天积累,形成“头重脚轻”的状态,冰川为恢复平衡需作旋转滑动,因而在冰斗底部挖掘成深的岩盆。

刃脊为刃状山脊,由冰斗的不断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岭脊变成。

角峰为尖状金字塔形的山峰,由数个冰斗包围形成,其发育程度是冰川地形发育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

3.冰川谷、冰蚀湖和峡湾

冰川谷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典型的形状是槽谷,故亦称冰川槽谷或U形谷。

冰蚀湖是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成的湖泊。一般湖盆为坚硬的基岩,盆壁与盆底的基岩面上往往有冰川磨光面和擦痕。下图箭头处是冰川刨蚀痕迹。

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大陆冰盖或岛屿冰帽入海处常形成很深的峡湾,如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十分发育,以风光漪丽闻名于世。

冰川堆积地貌

主要分为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槽碛、鼓丘、蛇形丘、冰砾阜、冰水外冲平原和冰水阶地等。

1.冰碛垄和冰碛丘陵

终碛和侧碛是在冰川末端与边沿堆积起来的冰碛垄,标志着古冰川曾达到的位置和规模。冰川前进时形成的终碛垄规模一般很大,高数十米至二、三百米,其组成物质常包括相当数量的冰期前河相或湖相沉积。它们是冰舌前进时被推挤集中起来的,剖面上常出现逆掩断层、褶曲或焰式构造,故属变形冰碛。

冰碛丘陵是冰川消失时由冰面、冰内和冰下碎屑降落到底碛之上,所形成的不规则丘陵地形。它指示冰川的停滞或迅速消亡,广泛发育于大陆冰盖地区,高数十或数百米。在山岳冰川区其规模较小,中国西藏波密地区古冰川谷底有冰碛丘陵,最高者为30~40米。

鼓丘和槽碛垄

鼓丘

倘若冰川所搬运的冰碛物太多超过冰川的搬运能力,在遇到基岩突起时,冰碛便会沉积,形成流线型的丘陵,称为鼓丘。鼓丘是由冰碛或部分冰水沉积组成的流线型冰川堆积地形。平面呈卵形,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陡而背冰面缓。与羊背石形态不同,虽都呈椭圆形而且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但羊背石迎冰面受磨蚀作用较平缓,背冰面受侵蚀较陡;鼓丘迎冰面坡陡,为基岩,背冰面坡缓为冰碛物。

槽碛垄是与鼓丘形成机制类似的长条垄状冰川堆积地形,在鼓丘下游由冰碛集中而成。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上游和博格多山四工河上游现代冰川的前沿都曾发现近一期形成的槽碛垄,高1米左右,伸延十余米至数十米,清楚地指示冰川的流向。

【典题精炼】

冰川物质平衡量等于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它是冰川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冰川零平衡线是积累区与消融区分界线。近年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呈快速消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冰川消退地区植被群落也会发生变化。通常该地冰川退缩后的裸地气温已明显上升,但直到100年后才有地衣类植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