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运巷道喷浆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
集中运输巷水沟、地坪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 制 人:
审 批 人:
二O一三年五月
施工单位审批表
规程名称 山体筒仓下部至地面回风隧道 会审时间 会审地点 职 务 姓 名 职 务 姓 名 质量科长 项目经理 安全科长 技术负责人 技术科长 安全负责人 通风科长 机电科长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会审意见:
监理单位审批表
规程名称 山体筒仓下部至地面回风隧道 会审时间 会审地点 职 务 姓 名 总 监 总监代表 项目负责人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会审意见: 建设单位会审名单
作业规程名称 山体筒仓下部至地面回风隧道 会审时间 会审地点 职 务 姓 名 职 务 姓 名 矿 长 安 全 科 总 工 生 技 科 安全矿长 地 测 科 生产矿长 质量标准办公室 机电矿长 通 风 科 调 度 室 机 电 科 会审意见:
集中运输巷喷浆及安全技术措施
经矿委会研究决定,由掘一队在集中运输巷进行喷浆作业。为确保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及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集中运输巷位于矿井西区,喷浆工程量350m,已完成工程250米,剩余100米,断面设计为矩形断面,净宽:3.6m,净高:3.0m,净断面为10.8m2。
附:集中运输巷断面图
二、施工前的准备:
1.施工前,由施工队组技术员负责向本队全体职工贯彻学习本措施并签字备查,作业人员经考试合格,到安全检查科备案后,方可下井作业。未参加学习和考试的职工严禁参与本次作业。
2.施工前,对施工地点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3.施工单位将所需设备、材料运输至作业地点,由机电队负责对其电气设备安装。
4.由施工单位负责安排对运输线上“一坡三挡”、联络声光信号及各种提升连接装置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确保其性能灵敏可靠。
5.喷浆前必须挂设中线(中线至左帮1800mm,至右帮1800mm)和腰线(腰线以上1900mm,腰线以下1200mm),具体工作 由地测科执行。
6.施工单位清理施工场地,在通风队的指导下将风、水管线接好,并检查其管路是否漏风、漏水、畅通,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7.在停电、停风状态下,施工队用废旧皮带和废旧风筒对电缆、电气设备、管路、风筒进行保护。
8.监控维修员将直通调度防爆电话安装至作业地点。
三、通风管理
1.通风方式:集中运输巷采用全负压通风方式;
2.通风系统:
进风流:主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第一联巷→集中运输巷。
回风流:集中运输巷回风流→北翼回风巷→集中回风巷→立井→地面。
四、管线敷设
1.电缆悬挂规定:
①水平巷道或倾角30°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吊挂悬挂。
②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其悬挂高度应保证电缆在矿车掉道时不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落在轨道或输送机上。
③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m。
④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
⑤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⑥通信、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两帮,如果条件有限,通信、信号电缆应敷设电力电缆上方0.1m以上的地方。
⑦巷道内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都应设置注有编号、用途和截面的标志牌。
2.管路吊挂及标准规定:
①管路采用专用管卡吊挂于巷道非行人侧顶板,每5m在非行人侧顶板施工一根专用锚杆固定管卡,锚杆距帮部0.2m,外露0.1m,锚杆规格为φ20×1600mm(采用高强全锚锚杆)。
②位于最上面的管路距顶板0.4m,管路距帮0.2m,每趟管路间距0.1m。
③吊挂顺序:从上到下分别为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