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七章国际货币体系.ppt

发布:2025-03-25约5.3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双挂钩)[支柱1]01挂钩1:美元和黄金。1盎司黄金35美元(黄金官价);美国承担无条件给会员国兑换黄金的义务。02挂钩2:各国货币和美元。会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波动幅度不能超过正负1%。03(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双挂钩A国货币黄金美元B国货币C国货币……N国货币美元是核心,是支柱性货币。黄金官价固定汇率固定汇率固定汇率固定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波动)。[支柱2]上限+1%平价汇率r下限–1%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要实行多边支付。[协调功能]01IMF给成员国提供辅助性的储备供应来源。成员国缴纳的25%的黄金和75%本币。在需要时,可用本币向IMF购买一定数额外汇。[信贷功能]02“稀缺货币条款”,成员国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临时兑换限制,但从未实施过。[协调功能]03“稀缺货币条款”

(scare—currencyC1ause)国际收支持续盈余该货币在IMF剩余75%以下稀缺货币按逆差国进行限额分配临时性的兑换限制限制进口该国商品和劳务。希望盈余国主动承担调整国际收支的责任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一)理论缺陷:“特里芬难题”(TriffinDilemma)(亦称特里芬两难)美国必须保持巨额国际收支逆差逆差将使美元贬值使美元出现可兑换性危机美元危机:(DollarCrisis)是指美元不能按固定价格保持同黄金的兑换性,即美元的可兑换性危机;或者人们怀疑美元的兑换性并由此引发抛售美元的危机,即美元的信用危机。01美元“悬突额”(Overhang)是指流出美国的美元超过美国黄金储备的余额。是预测美元危机的很好的指标。02现实危机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战后,美元由不足到过剩乃至危机的变化过程,直接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由盛到衰直至崩溃的发展过程。IMF协定于1947年正式生效,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运行战后到50年代中期(1946年——1954年)美元荒(DollarShortage)50年代中期起美元灾(DollarGlut)马歇尔计划与美国对外扩张1960年10月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1四项补救措施:稳定黄金市价协定(BaselAgreement):21961年3月6日,8国黄金总库(GoldPool):31961年12月,美国与8国借款总安排(GeneralAgreementtoBorrow):41961年9月货币互换协议(SwapAgreement):51962年3月61968年3月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补救措施:黄金双价制:1968年3月15日创设SDR:1969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24界年会1971年5月第三次美元危机补救措施:新经济政策: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是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冻结工资和物价、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史密森协议:1971年12月17-18日,十国集团在华盛顿的史密森氏学会大厦举行会议,达成协议。内容是,美元对黄金贬值7.89%(35—38美元/盎司);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宣布一些货币升值(日元、马克);扩大汇率波动幅度(±2.25%)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危机,史密森协议失败,美元宣布贬值10%(38—42.22美元/盎司)。011973年3月,西方各主要国家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0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混乱的国际货币秩序,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该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国际清偿力的提供方面,存在特里芬难题所描述的固有的不稳定性。(先天缺陷)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运行规则得不到遵守,所以始终没有形成正常的国际收支调节和资本流动的秩序。(后天失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