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pdf

发布:2024-12-24约1.61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

历史进程、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张本刚李晓萌

〔摘要〕近代以来,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全面革新和转型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

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个现代化”、改

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和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现代

化之路凝聚了历代共产党人的智慧和胸怀,也诠释了历经的苦难辉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我国现代化历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积累量变到发生质变、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飞跃和

发展,也打破了现代化理论传统认知。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

路上的自我革新,更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的外在超越。站在迈进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的现代化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世界

各国实现现代化拓展了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理论实践逻辑

〔基金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课题(lnsky23kt12)

〔作者简介〕张本刚,辽宁社会科学院高级经济师;李晓萌,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3)04-0030-07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程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理清中国式现代

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化理论的来源与发展,追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展和历程,对于激励我们自信自强、独立和平地

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发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

兴。”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既作为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的前进目标,又揭示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

一、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的历史进程

的路径和方法。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从天而降、坐

享其成,也不是闭门造车、随意创想,而是将追学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回顾中国的

求全体人民幸福作为落脚点,领导人民立足第一现代化建设之路可以全面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

个百年目标,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过化的历史进程。

30

(一)中国式现代化反复探索时期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

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

国内外两种社会矛盾迫使中国卷入了世界现代化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

进程。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器物现代化、维新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

〔3〕

法和辛亥革命尝试的制度现代化、新文化运动开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这是邓小平基于当

启的思想现代化使中国共产党人得到启迪。新中时我国发展实际情况,同西方现代化国家作出比

国成立后的前七年,鉴于国际国内需要,我国以较后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

模仿苏联现代化为主,主要实施重工业优先的工既揭示了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又明确了我

业化发展道路并取得初步成效。苏共二十大后,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目标并不与西方现代化国家

由于苏联自身问题不断暴露,我国以苏为鉴并开的目标完全相同,而是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始致力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化道路,这就为中国式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