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别开生面的校本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文,别开生面的校本课
篇一: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名师堂新都校区 三年级巫筱霏指导老师:刘婷
伴着2014新年的步伐,我们又来到了“刘姥姥”的欢乐课堂。 上课了,“刘姥姥”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作画需要什么工具吗?”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起来。刘老师说:“我们今天来作画,我知道孩子们对作画都很拿手,可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用工具,只能用一个工具,就是嘴。”听老师一说,我们都目瞪口呆,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老师从包里拿出一个“旺旺雪饼”,小心翼翼地撕下包装袋,我 们一看到饼干,口水直流三尺。老师小心地咬了一口,她说:“我们用嘴把饼干咬成一件衣服,好吗?”我们说:“好!”老师又说:“你们看这是衣领。”接下来,老师东咬一口,西咬一口,一件漂亮的衣服就完成了。该我们了,我拿着饼干不知从哪里下“口”,我东瞧瞧西看看,有的同学胸有成竹地开始了,有的把饼干放在鼻子上,使劲闻它香喷喷的味道。我想了想,就咬个“月亮”吧,于是啊唔一大口下去。糟糕!没控制好力量,饼干碎了一大块,怎么办呢?我看着手里的饼干有点哭笑不得,想了又想,觉得这碎了的这一块怎么有点像小狗呢?于是我把饼干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控制好力气,心里给自已打气,慢慢地修整着,终于一只憨态可拘的小狗出现在我眼前,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高兴极了。
我们虽然个个吃得像小花猫,但是别提心里有多高兴呢。我回家还要再玩一玩。
通过这次的课堂,我不仅吃到了好吃的饼干,也学习到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躁,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篇二: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课堂中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写作文了,而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如何去上好一堂作文课也是让我们一筹莫展的事了。那么如何才能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怎样才能变学生作文“要我写”为“我要写”?接下来,我将慢慢带领大家去验证这一节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一、投入真情实感写作,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学生有兴趣就能发挥作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作文潜能。在上作文课之前,我微笑着走进教室,“同学们,大家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最喜欢哪门科目呢?为什么呀?”学生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紧接着我便再次提问:“那么,喜欢的科目让大家学起来神清气爽,我再来问大家有没有讨厌的科目呢?”这时教师先是一静,紧接着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开始“吐槽”了:有人讨厌英语单词太多记不住,语法太难听不懂;有人讨厌数学公式太复杂不会用;物理并联串联傻傻分不
清······我笑了一下,继续问道:那么讨厌的科目大家想不想学好呢?所有的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想!我知道时机成熟了,“今天大家就来说说你的心里话,——(数学、物理、英语),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样下来一场作文便在不知不觉得谈话中进行了,大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下笔如流水,这趟作文课竟然没
有一个人在抱怨作文难写。作文收上来后,我看到有好多同学语言幽默,情感真挚,仿佛是在和多年以前的一个老朋友在交谈,作文成果也比我所预想的好很多。在我看来这次作文之所以会成功除了所写话题是学生关注的还在有新颖的作文题目,打开了新的写作思路。让学生投入真情实感去写作,感情真才会打动人心。
二、作文源于生活,立足于真实生活找素材
“生活是创作之源”,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风雨,有温情也有冷漠,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双能抓拍精彩瞬间的慧眼,从平凡细微处感受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大家写一篇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在写作前我为大家展示了一组图片,那是在“汶川地震”中那些被历史铭记的身影,我一一为学生讲解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同学们听得很投入。最后我问大家“你觉得刚才这些画面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它给你带来的触动又是什么呢?”我给大家3分钟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可以写出来。时间到了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去读读自己的体悟。有位男生站起来,眼睛红肿的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地震中那位一直护着襁褓中的母亲,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离开了·····”他话语一出,教室里安静一片,我顿了顿说道:“虽然那位母亲离开了,可是天地间这种伟大的母爱却一直都在,相信这位母亲在离开之前也会是幸福的。那么,生活中你们的母亲难道不伟大吗?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大家纷纷踊跃举手,许多同学都用心在诉
说着自己的故事。无疑,这种来自于亲身生活的经历可能会更让他们产生共鸣。特别是那些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再加之图片的真实反映,给让他们重新去思考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之后有人提到那个“小小年级的林班长”、“年轻美丽的女教师”、“穿梭在人群中的志愿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