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度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3-30约7.9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试卷

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龙山文化时代(约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黄河河套地区出现了大批城邑,良渚文化遗址、陶寺文化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址就是其中代表,众多的城邑遗址印证了当时()

A.中国处于“万邦时代”B.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

C.奴隶制社会已经建立D.神权和王权已紧密结合

2.春秋时期,地处南方的楚国先后吞并了众多小国。楚庄王时期,楚国更是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国,成为中原霸主。这使得楚国不仅稳固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统治,还将势力延伸至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材料现象的出现()

A.推动了政治格局的变动B.反映了民族矛盾的加剧

C.促成了国家的最终统一D.彻底瓦解了周王室统治

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据此可知,先秦诸子均()

A.主张以德治国B.批判商周腐败问题C.提倡社会改革D.关注社会秩序问题

4.秦统一不仅体现在“政治措施之重要者,当首推废封建而尽并兼天下诸侯”,还体现在君主与地方政治联结层面上,历代王朝选择这一基本制度模式,其必然是集权式家天下政治。这一“联结层面”是指()

A.统一六国迁徙贵族B.全面推行郡县制

C.根据门第选拔官员D.整顿全社会风俗

5.汉武帝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称“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这表明当时()

A.匈奴袭扰已得到彻底解决B.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联系不断增强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加强D.西汉对西南少数民族管理更加有效

6.下图为东汉画像砖,图1名为“蹴鞠”,画面展示多人进行蹴鞠;图2名为“习射”,两个人正准备练习射箭。同时期还有刻画角抵、骑马等情景的画像砖。这些画像砖反映了当时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体育竞技内容多元

C.市民娱乐活动丰富D.封建秩序等级森严

7.下面为某同学收集的有关晋代历史的素材。其可用于说明,当时()

素材

出处

西晋时期,石崇“有庐在河南金谷中,去城十里,有田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属,莫不毕备”

石崇《金谷诗序》

东晋末年,勃海刁逵一家自其祖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至逵兄弟子侄以货殖为务,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奴客纵横,固吝山泽”

《晋书·刁协传》

A.世家庄园经济的发展B.小农经济发展衰微

C.江东经济的持续开发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8.“地区菜系是地方菜肴的升华,它需要该地区具有较发达的商业、交通与文化。唐宋时期,以淮安和扬州为中心的地域性菜系-淮扬饮食文化迎来了第一波发展高潮。淮扬饮食文化发展高潮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B.全国人口数量增多

C.各民族交流交往加强D.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9.有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有两大政治制度具备现代“民主”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这两大制度分别是()

A.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B.两税法和三省六部制

C.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和两税法

10.安史之乱后,出现了“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的局面。唐德宗实行两税法,在诏书中宣布“比来新旧征科色目,一切罢之”,将各种繁杂的征税名目,一律并入两税。同时朝廷规定定税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的禁令,严格限制法外加征。由此可见,两税法()

A.扩大了赋税征收对象B.为丁身为本制度的延续

C.收回了下移的制税权D.赋予了中央政府加征权

11.悬空寺三教殿,位于山西大同,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殿阁内雕塑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这说明()

A.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B.三教并行现象已经存在

C.佛教道教广泛盛行D.儒家思想占据正统地位

12.下表是北宋前期宰相任职情况表。这说明宋代()

任用人数(人)

平均任职年限(年)

宋太祖时期

6

2.8

宋太宗时期

9

2.3

宋真宗时期

12

2.1

宋仁宗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