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基础提升课件盐.pptx

发布:2025-03-15约1.99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盐;;;(1)溶液酸碱性:大部分盐溶液呈中性,如氯化钠;少数盐溶液呈碱性,如碳酸钠;少数盐溶液呈酸性,如氯化铵。

(2)与酸反应。(见酸的通性)

(3)与某些碱反应。(见碱的通性)

(4)与某些盐反应。

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至少一种难溶。

(5)与某些金属反应。

反应物中盐要可溶,参加反应的金属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K、Ca、Na不参与此类反应。;3.常见的盐;名称;;;碳酸钠的工业制取: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4.复分解反应

(1)定义:在溶液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仅相互交换成分,元素化合价?无变化。

(3)实质:?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4)发生的条件;?;要点2化肥;种类;;跟踪训练1下列有关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例2酸碱灭火器是利用两种“灭火剂”混合后喷出液体来扑灭火灾的一种灭火器。小金拟制作一款简易酸碱灭火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灭火剂的选择

可供选择的试剂:20%的盐酸、20%的硫酸溶液、20%的硫酸钠溶液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小金为了寻找反应最快的“灭火剂”组合,利用

如图甲所示装置和如表所示试剂进行实验,装置

A和B中的注射器、橡胶塞、U形管、气球的规格

均相同,装置A和B的气密性良好,初始状态均相同。;装置;(1)装置A中注射器盛放的试剂为?10mL20%的硫酸溶液。;(3)小金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灭火器,推动注射器活塞,喷嘴喷出液体将燃烧的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跟踪训练2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例3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太空出差”凯旋归来。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科技实力。制造载人飞船和太空舱使用了镁合金和钛合金,工业上可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备镁和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跟踪训练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通过实验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桌上准备了硫酸铜、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稀硫酸等五种溶液。小丁同学从中取了两种试剂混合后得到一种无色溶液,且无其他现象发生,加完后却发现自己忘记取的是哪两种试剂。于是他和其他同学决定用现有的试剂对混合溶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混合溶液是哪两种试剂混合后得到的?;(3)【设计实验】针对三种猜想,大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跟踪训练4如图是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C);;粗盐的提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实验过程如下:;精盐的制取先将蒸发后的滤渣洗涤干燥,然后再用化学试剂除去可溶性杂质,最后在通过蒸发结晶干燥得到精盐,流程如下:;?;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2.过滤前:蘸水润湿滤纸。3.过滤时:引流。4.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5.计算产率时: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注意玻璃棒搅拌时不要碰到杯壁);;2.我校校园阳光房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了果蔬,现需要在营养液中加入复合肥,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B);3.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铜、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5.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某探究小组将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溶液的pH,装置如图甲所示。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且pH等于11.6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通过查阅资料发现:;①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产物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1:只有碳酸钠;假设2:碳酸钠、碳酸氢钠;假设3:只有碳酸氢钠;假设4:…

小敏根据图乙曲线判断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此时pH小于11.6。;【实验过程】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丙。;【交流评价】

(1)小金认为该曲线还不能确定最终产物。因为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接下去的操作是?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直到pH不再变化。

(2)小兴受小金的启发,猜测最后溶液可能呈酸性,他猜想的依据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所以建议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