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高考文综考试说明.doc

发布:2016-12-16约1.45万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高考文综考试说明 篇一: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合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还包括图、表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在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把提炼的重要地理信息逐条分析,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由这些重要地理信息所构成的线索,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等类型。以地图为例,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表格信息是指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信息。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和重要内容。对地图的考查形式不断创新,可以从中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其中侧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核。例如,见到河流流向就能判断地势的高低;见到滩涂、三角洲面积的扩大,能够判断水土流失加剧;见到侵蚀平原,能够知道该地地势较低;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能判断河流流向等。若能运用绘制简图(如近日点和远日点简图)、添加辅助线(如添加等值线)、图文转换等方法,往往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在审题中,需要对题目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气象、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或某一时间段等。此外还要注意地理信息的数量、质量等特征。 审题的目的是要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考查意图。试题的要求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揄,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进而明确考查什么概念和原理、什么能力和方法、什么主题和观念等意图。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本项要求是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2)对地理事物的特征的描述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 2.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地理1)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大气受热过程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水循环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