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docx
—PAGE3—
—PAGE2—
镇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镇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精神,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揽全局工作,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展现新发展担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好脱贫成果,全面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紧盯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基本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多措并举,强化党建引领
强化“党建+”理念,围绕“巩固完善组织体系开启新征程、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推进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推动党建工作落地见效。2024年,推动全体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等共计210多人全部开展走访夜访活动,累计走访夜访5804户次,累计收集和解决问题1200多个。
(二)规划先行,促进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明确发展思路和产业定位,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促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积极探索创新,实现全镇经济呈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以制造业当家为撬点、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引进各类微工厂50多家,涵盖纺织、服装、建材、食品等多个行业,提供就业岗位700多个。2024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85008.29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54万元。
(三)乡村振兴稳步向前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社会救助帮扶力度,共纳入低保兜底脱贫不稳定57户,边缘易致贫户5户29人;无劳动力31户共110人,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帮扶政策全部落实到户到人,兜底保障率达100%。联合珠海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各组团单位利用自筹资金,对监测户进行慰问帮扶,帮助监测户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推动全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产业振兴稳步向前。x镇深入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沉香、化橘红、x番薯、蔬菜等种植业。目前,沉香种植5000多亩,产值2000多万元,化橘红种植7000多亩,产值3500多万元;推动土地流转,落实“一村一品”建设毛豆种植基地1100多亩,年产值600多万元。生猪日出栏量居全市前列。
不断引进新产业,全力推进种桑养蚕自动化产业项目落地,基地占地约280亩,经过土地流转再利用,引进智能自动化种桑养蚕技术,目前基地已完成桑树种植280多亩。
扶持强乡园澳洲淡水小龙虾养殖扩大生产。全面帮助养殖基地解决实际问题,协调资金、完善管理、协助扩产增收等。现养殖基地占地面积约600多亩,年产值约350万元。
做优“百香果”产业。结合土壤土质情况,引进深圳圳兴公司发展百香果种植产业,完成租赁近100亩土地种植百香果,引进三方合作共赢的机制,用心做好“百香果”产业。
充分利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企业资本,在赤坎村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有较大规模的有标准化红江橙果场约1700亩,农产品销售采取公司加农户和上门集中收购等产销形式,基本实现即产即销。
积极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如朱玉村瞄准佛山-茂名对口帮扶协作的契机,积极盘活村集体闲置厂房,引进化州市启源制衣厂,年产值可达500万元。
3.人才振兴聚才而用。积极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把广大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和各类人才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党的周围,助力科技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建立了x镇青年人才动态信息库,发挥人才驿站凝聚优秀青年人才、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作用,从返乡大学生、青年致富能手中纳入39名优秀青年人才进行动态管理,实施“把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成党员、把优秀青年党员培养为村干部”的双培养工程,确定14名重点培养对象,并安排镇党员领导干部结对联系。吸收优秀青年人才68名纳入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进行管理(其中驻站户籍地专家库6人,驻镇帮镇扶村特派员2人、乡土人才22人,返乡青年人才38人)。
4.文化振兴扎实推进。印发倡议书,积极引导各自然村建设文化广场及村牌,打造展示乡村文化的窗口。各自然村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民参与整治、绿化、美化村口,修建村牌,管护文化广场。目前,已有一半以上村庄已建设了村牌和文化广场,宣传长廊1千多米,配备健身设施1千多件。
5.组织振兴强化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巩固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推动新型乡村治理新格局。珠海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选派两位驻村第一书记,落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实行“三同”模式,利用好驻村第一书记示范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加大在贫困村青年农民、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严格执行党员发展“十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