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docx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5
湖南地区专用
湖南2023年高考试卷结构,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16题)+非选择题(共4题)。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南;以“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为框架,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有效引导教学,打破“以纲定考”,实现“教考衔接”。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重要电站,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之一。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处的峡谷地形不对称、岩性复杂、地震烈度高。大坝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89米、300米级高坝抗震参数,地下洞室群规模居世界第一。水库建成后,6-8月按汛期限制水位运行,9月蓄至最高水位,5月底降至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新能源开发(7-9)、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15-16、17)等将会是2023年高考的考试重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之一,贵州省息烽县立碑村依托贵阳市大数据中心这一优势,积极打造“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成为贵州“第一淘宝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部分村民离开大城市,回乡成立电商公司,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立碑村发展“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优势条件是(???)
A.大数据技术支持 B.廉价劳动力充足 C.气候类型多样 D.水陆交通便利
2.“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给当地农业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
A.生产规模显著缩小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生产布局日趋集中 D.机械化水平提升快
3.立碑村村民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山西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控制的农业大区,具有季节性冻土的特点,每年随着冬初冷空气活动增强,土壤开始封冻,冻土逐渐增厚,冬后气温回升,土壤解冻。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山西省出现冻土厚度变薄、土壤封冻期缩短的趋势。下图示意山西省最大冻土深度空间分布(单位:c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山西省最大冻土深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地势起伏
5.甲区域冬季气温呈升高趋势,但冻土深度变化很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土质黏性重 B.积雪厚度大 C.地势坡度大 D.大风日数多
6.冻土厚度变薄对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
A.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B.降低作物生长积温
C.加剧冬春季节干旱 D.缩短农作物生长期
白鹤滩水电站(位置见下图)位于金沙江下游,是我国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2022年12月20日全部发电机组投产发电。大坝在建设中应用了“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闭环智能控制理论,利用物联网、无线传输、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数字化在线采集、实时传输、存储与动态分析的智能制造技术,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生态脆弱,不易修复②地形复杂,地质不稳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与传统大坝建设方式相比,在大坝建设中采用智能制造技术的优势是(???)
A.获取信息及时,提高建设效率 B.数据分析量大,延长施工工期
C.提高人员等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D.工程管理复杂,提高施工难度
9.关于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对当地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避免地质灾害,减少经济损失 B.改善航运条件,利于轮船通行
C.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减污降碳 D.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下图为某地构造油气藏地质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图中四处油气藏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11.有关断层对②处油气藏的影响,评价正确的是(???)
A.断面阻隔,便于集聚 B.断面较陡,便于运移
C.断通地面,不易散逸 D.断层藏油,易于开采
径流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内一定时段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了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能综合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下图示意河南省某时段径流系数和降水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根据图示信息,影响该时段河南省径流系数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起伏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海陆位置
13.相同汇水面积和时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