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楼盖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班级:09监理1班
学号:
混凝土结构楼盖设计计算书
1.设计资料
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kN/m2。
2)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梁板底为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材料选用
混凝土:板、梁采用C30(α1fc=14.3N/mm2),柱采用C30(α1fc=14.3N/mm2)。
钢筋:主次梁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300N/mm2)。
墙体:采用MU15蒸压灰砂砖、M10混合砂浆。
2.结构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设计经验,单向板板跨为2~4米,次梁跨度为4~6米,主梁跨度为6~8米较为合理。所以取单向板跨为2.2米,次梁跨度为6米,主梁跨度为6.6米
多跨连续板厚度按不进行挠度验算条件应不小于==55mm,及工业房屋楼板最小厚度为80mm的构造要求,故取板厚h=80mm。
次梁的截面高度h=(~)l0 =(~)×6600=333~500mm,取h=450mm
次梁的截面宽度b=(~)h=(~)×450=150~225mm,取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h=(~)l=(~)×6600=471~825mm,取h=650mm
主梁的几面宽度b=(~)h=217~325mm,取b=250mm
3.板的设计
楼面上无振动荷载,对裂缝开展宽度业务较高要求,故可按塑性理论计算。
(1)荷载计算
荷载设计值计算如下:
恒载: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1.2×0.02×20=0.48kN/m2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 1.2×0.08×25=2.40kN/m2
15mm厚混合砂浆板底粉刷 1.2×0.015×17=0.31kN/m2
恒载小计: g=3.19kN/m2
活载(标准值不小于4kN/m2时,活荷载系数为1.3)
q=1.3×6.0=7.8kN/m2
总荷载 g+q=3.19+7.2=10.99kN/m2
(2)计算简图
取1m宽版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l0=ln+=(2.2-0.12-)+=2.04m
l0=ln+=(2.2-0.12-)+=2.02m
去较小者l0=2.02m
中跨:l0=ln=2.20-0.2=2.00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10%。故可近似按等跨连续板计算板的内力。
计算跨数:板的实际跨数为九跨,可简化为五跨连续板计算,如图1-1(板的实际简图)和1-2(板的计算简图)所示。
(3)弯矩计算
各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列于表1-1
板的弯矩设计值 表1-1
截面
边跨中
第一内支座
内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αm
M=αm(g+q)l02 (kN?m)
4.08
-4.08
2.75
-3.20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α1fc=14.3N/mm2
HPB235级钢筋,fy=210N/mm2
板厚h=80mm,有效高度h0=h-as=80-20mm=60mm
为保证支座截面能出现塑性铰,要求支座截面弯矩M≤0.289α1fcbh02=0.289×14.3×1000×602=14.88 kN?m
Mb=4.08 kN?m14.88 kN?m
各截面配筋计算详见表1-2
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表1-2
截面
边跨中
第一内支座
中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值 (kN?m)
4.08
-4.08
2.75
-3.20
αs=
0.0793
0.0793
0.0534
0.0622
ξ=1-
0.0827
0.0827
0.0549
0.0643
As=ξ
338
338
222
263
选配钢筋
φ8@140
φ8@140
Φ6@125
Φ6@100
实配钢筋面积(mm2)
352
352
226
255
(5)考虑构造要求,绘制施工图
1)受力钢筋
支座顶面负弯矩钢筋的截断点位置:q/g=7.8/3.19=2.453,故可取a=ln/4=2000/4=500mm
2)构造钢筋
A.分布钢筋
除在所有受力钢筋的弯折处设置一根分布筋外,并沿受力钢筋直线按Φ6@250配置。这满足截面面积大于15%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间距不大于250mm的构造要求
B。墙边的附加钢筋
为简化起见,沿纵墙或横墙,均设置φ8@200的短直筋,无论墙边或墙角,构造负筋均伸出墙边==495mm 取500mm
C.主梁顶部的附加构造钢筋
在板与主梁连接处的顶面,设置φ8@200的构造钢筋,每边伸出梁肋边长度为==495mm 取500mm
4.次梁设计
一般楼盖次梁,可按塑性理论计算
(1)荷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