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蚂蝗山路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

发布:2025-03-28约9.68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I

蚂蝗山路道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TIME\@EEEE年O月二〇二五年三月

PAGE8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由来

《杭州城市西部地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确定了“一个中心城镇,四个旅游城镇,一个科技园区,六个风景旅游区的格局”。为配合市委市政府旅游西进的战略目标,加速转塘街道由农村型区域向城市型区域转化的进程,首先要解决区域内居民的安置问题,为了推进居民安置房建设,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中心拟实施蚂蝗山路道路工程。规划新建的蚂蝗山路西起龙潭路西段,东至西湖第一实验学校西北角,全长676m,规划红线宽度12m,设计行车速度30km/h,规划为城市支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中心委托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蚂蝗山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项目组在进行全线详细踏勘调查和开展公众参与后,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送审稿)。2009年9月11日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在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主持召开了报告书(送审稿)的评审会,会上形成了专家组评审意见,我院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成本报告书的报批稿。

1.2评价标准

1.2.1环境质量标准

(1)声环境

根据杭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的规定,拟建道路所经的区域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适用区。

(2)环境空气

拟建项目在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3)水环境

项目附近地表水为龙门溪,经上泗象山浦汇入钱塘江,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4),龙门溪无环境功能区划。建议龙门溪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1.2.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施工作业噪声

施工作业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2)废水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由环卫部门定期直接抽运,不排放。

1.3环境保护目标

1.3.1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主要是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受影响的村庄、居民住宅区等敏感点,具体见表1-1。

表1-1道路沿线现状环境敏感点一览表

桩号

敏感点名称

第一排建筑距道路中心线距离(m)

第一排建筑距道路红线距离(m)

红线范围内拆迁户数(户)

备注

1

K0+677.810

西湖第一实验学校

紧邻

紧邻

0

临路为4层教学楼

道路两侧规划情况及规划环境敏感点详见表1-2。

表1-2道路沿线规划环境敏感点一览表

序号

桩号

规划敏感点

与中心线距离

与道路红线距离

1

K0+000~K0+160

住宅用地R21

路东11m

5m

2

K0+215~K0+677

住宅用地R21

路南11m

5m

1.3.2水环境保护目标

拟建道路主要的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

表1-3水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目标

位置/中心桩号

规划河宽(m)

功能区划

1

龙门溪

K0+187.6

10

=4\*ROMANIV类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1.1道路性质及技术经济指标

表2-4蚂蝗山路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1

道路性质

-

新建

2

道路等级

-

城市支路

3

设计车速

km/h

30

4

交通量(近期)

辆/h

23/14

5

交通量(中期)

辆/h

51/30

6

线路全长

m

676

7

车行道

m

4×2

8

红线宽度

m

12

9

路面类型

/

沥青混凝土

10

相交道路

2

11

相交河道

1

12

桥梁工程

1

13

拆迁面积

m2

0

14

概算总额

万元

1016

15

平均每公里造价

万元

1500

2.1.3道路工程

(一)道路横断面设计

蚂蝗山路为城市支路,规划控制红线宽12米,规划断面为单幅路,路幅断面组成为:

2m(人行道)+8m(车行道、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12m。

图2-1蚂蝗山路标准断面

(二)道路路面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荷载采用BZZ-100,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路面基层和垫层根据杭州市材料供应情况,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人行道及平侧石均采用花岗岩材质。

车行道:

上面层:4cm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封层:0.6cm沥青下封层

基层:35cm5%水泥稳定碎石

垫层:60cm宕渣垫层

人行道:

面层:5cm花岗岩(20x40x5)

找平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