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通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通用)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 姓名:? ?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2、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3、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mSO2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
A.1? ? B.2? ? C.3? ? D.4
4、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5、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甲、丙? ? D.丙、甲、乙
6、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7、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 B.浓盐酸? ? C.氢氧化钠? ? D.石灰石
8、已知A 3B=2C 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 B.46? ? C.92? ? D.96
9、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 ? ? ? 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
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10、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 ?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 ? D.分子的间隙变小
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14、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 ? B.苹果? ? C.西瓜? ? D.沙枣
15、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 ? B.
C.
? ? D.
1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18、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