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台县芦溪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地理模拟试题(二).doc

发布:2017-07-15约5.4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台县芦溪中学期末综合练习四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1~3题。 地区 ① ② ③ ④ 年平均气温(℃) 8.1 23.5 2.6 18.3 ≥10℃积温(℃) 3900 8200 2800 6500 年降水量(mm) 621 1980 538 1350 1.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落叶阔叶林,棉花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针叶林,甜菜 2.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3.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C.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如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回答14~16题。 4.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 抬升 5.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 )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 6.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 ) A.依次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出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布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下图①②③④处为经过108°E经线的四条大河某河段。据此回答7~9题。 7.图示四处河段,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起重要作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每年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④河段易出现的水文现象是 A.含沙量增大 B.流量增大 C.水位达一年中最小值 D.“凌汛” 9.关于①河流域区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河中下游地区山高谷深,水能蕴藏量大 B.该河下游冲积平原主要在柬埔寨和越南境内 C.该河属太平洋水系 D.该河下游地区盛产水稻、橡胶、亚麻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 ) A.32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400毫米 11.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小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 )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12.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是 ( )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8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完成13~15题。 13.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 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 ( ) A.a、b、c B.b、a、c C.c、a、b D.c、b、a 14.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 ( ) A.黑龙江、四川、海南 B.江苏、四川、湖南 C.浙江、西藏、黑龙江 D.黑龙江、浙江、海南 15.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B.②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 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③省 读“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公路运输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 主要原因是 (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ks5u 17.长三角和环渤海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长三角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制约长三角铁路网络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土地价格昂贵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读某区域图和该区域某地段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8~19题。 18.剖面图最有可能位于区域图中的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