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环保类节目的创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电视环保类节目的创新
电视环保类节目是环保传播的一种。它是以与环境有关的各种信息为节目内容,以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公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制观念和伦理道德水平为目的电视节目。
在整个环保传播的门类中,电视环保类节目水平较高,类型相对丰富,传播效果较为显著。然而,从地域上来说,其发展很不均衡。在某些环境资源与环保压力同样巨大的省份,电视环保类节目的弱势甚至长期缺位令人扼腕。下文仅就云南省的状况做抛砖引玉的简要分析。
1、《绿色在线》的现状与优势
1.1、合理的版块设置
2007年4月7日《绿色在线》在云南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栏目以“传播环保知识、倡导绿色文明、激发全民环境意识、开拓环保新思路”为宗旨,时长25分钟。作为一档杂志型栏目,其突出特点就是信息量比较大而丰富。《绿色在线》有三个大板块,《环境播报》、《绿色行动》和《绿色点击》。板块间有主次之分,其中,《绿色行动》时长10分钟,是一个主打板块,其余的板块时长都控制在3分钟以内。
1.2、准确的选题
作为一个省级电视栏目,它的收视范围主要是在云南省内,在资金、人手有限的条件下,栏目根据自己的受众定位,有针对性地满足观众的收视要求。因为《绿色行动》版块时长10分钟,相对于其他板块,其选题更具有代表性,因此,笔者对从2007年4月到2008年4月共54期《绿色行动》选题进行了分类,如下表1所示:(因篇幅关系略)
分析以上选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2.1、地域性和科学性较强。
1.2.2、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市民生活。
1.2.3、深入校园寻找选题。《绿色在线》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因此,有不少选题都来自于校园,甚至更有一些新闻及专题片由校内相关专业学生制作提供。迄今为止,《绿色在线》栏目组与昆明理工大学文学院文化传播系合作,已经独立拍摄制作了数部环境新闻片及环保专题片供栏目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2.4、小选题表现大问题。避免了许多环保类栏目在环境报道中将选题大而化之,泛泛而谈的弊病。
1.3、充足的资金保障。《绿色在线》的栏目制作经费由环保局全部承担,这使栏目组能够专心地做好节目,不用担心太多节目的播出问题,为更多好创意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1.4、政府的大力支持。云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栏目组更如虎添翼,不仅能了解环保系统的相关信息和最新举措,栏目编导到各地州进行采访的时候,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和大力帮助,使得栏目的采编工作能够有效率地进行。
另外,实力强大的制作队伍,良好的播出平台与播出时段,通畅的信息反馈机制与渠道等优势,使该栏目逐步拥有了较为稳定的收视群体,收视率也逐步攀升。在2008年已有了大幅提升,达到了比较不错的水平,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和社会反响。
2、《绿色在线》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个省级环保栏目,《绿色在线》虽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是,栏目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
2.1、利益集团间矛盾突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和某些工商业团体还视环境问题为一个敏感话题,只喜欢媒体报道正面内容,不喜欢披露负面消息。这使栏目组在采编的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
2.2、深度报道难以深入。完成深度报道需要充足的时间、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协调能力。栏目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其缺乏,使得其许多报道都仅仅停留在事件表面的报道上。
2.3、连续报道相对缺乏。环境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往往都需要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很多情况下,媒体只有在多次的、长时间的跟踪报道下,才能展现问题的形成、解决的全部过程,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绿色在线》对连续性报道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2.4、制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栏目的制作人员虽然都有丰富的节目制作经验,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节目开播后,环保专业知识的缺乏给栏目编导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质量。
3、创新刍议
《绿色在线》的经验值得总结、学习,其面临的种种问题也可能是国内许多环保类栏目的共同难题,因此,笔者针对《绿色在线》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提高环保类栏目的整体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所裨益。
3.1、提高环保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只有提高环保栏目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勤练内功——强化节目质量和熟习外功——加大节目的市场适应力两方面下功夫。
3.1.1、提高节目内容质量
节目内容质量决定着栏目的市场竞争力,对一个栏目的发展至关重要。提高栏目的内容质量可以从创新报道风格和播报风格着手。
3.1.2、加大市场适应力
环保类节目只有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建立起适应市场的栏目运营体制,招商引资,使栏目有长期稳定的广告收入,才能使栏目发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