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机械工程材料201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3.2.5 硬质合金 分类:常用硬质合金按成分和性能特点分为钨钴类硬质合金,钨钛钴类硬质合金,钴钛钽 (铌)类硬质合金。 1.钨钴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碳化钨(WC)和粘接剂(Co)。 牌号:“YG”(“硬、钴”两字汉语拼音字首)和平均含钴量的百分数组成。例如,YG8表示 平均WCo=8%,其余为碳化钨的钨钴类硬质合金。 用途:YG类合金适合于加工脆性材料。 2.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碳化钨(WC)、碳化钛(TiC)和钴(Co)。 牌号:“YT”(“硬、钛”两字汉语拼音字首)和碳化钛平均含量的百分数。例如YT15表示 平均WTiC=15%,其余为碳化钨和钴含量的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3.2.5 硬质合金 2.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用途:YT类合金适合于加工塑性材料。同一类硬质合金中,含钴量较高的适宜制造粗加 工刃具;含钴量低的适宜制造精加工刃具。 3.钨钛钽(铌)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钽(或碳化铌)及钴。 牌号:由“YW”(“硬、万”两字汉语拼音字首)加顺序号组成。如YW1。 用途:它适用于切削各种钢材,特别对于切削不锈钢、耐热钢、高锰钢等难加工的钢材, 效果较好。它也可以代替YG类硬质合金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3 钢热处理 定义:热处理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 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工艺的分类:根据加热和冷却方法不同,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大致可分为: 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 3.3.1 退火与正火 1.钢的退火 定义: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改善内部组织和性能; (3)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 分类:成分和退火目的的不同,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均匀化退火、 去应力退火等。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3 钢的热处理 2.钢的正火 定义: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正火目的与退火目的基本相同。正火的应用与退火一样,一般作为预备热处理。对 合金调质钢,正火获得均匀而细密的组织,为调质处理做好了组织准备;对共析钢,正火 可消除网状渗碳体,为球化退火做好组织准备;对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正火可细化晶 粒,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对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以及一些大型或形状复杂的零 件,淬火容易开裂,也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3.3.2 钢的淬火 定义:淬火是将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 艺。 目的: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淬火常见的冷却介质有:水、盐水和矿物油。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淬火与回火配合,能大大提高钢的力学性能,所以淬火是强化钢材的重要热处理工艺。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3 钢的热处理 淬硬性:是指钢经淬火后能达到的最高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的碳含量,碳含量越高,获 得的硬度越高。 淬透性:是指钢经淬火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淬透性越好,淬硬层越厚。淬透性主要取 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淬火冷却方式。 注意:一般合金钢淬透性高于碳素钢,而含碳质量分数相同的碳素钢与合金钢淬硬性基本 相同。 3.3.3 钢的回火 定义:回火是将淬火钢重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