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虞美人浪淘沙.ppt

发布:2025-03-21约2.1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唐后主李煜词中帝王亡国之君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北宋建立的第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时,南唐已对宋称臣,他去帝号称国主,企图苟安一隅。13年后,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975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01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02宋兵攻克金陵后,李煜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42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宋太宗赐牵机药酒将其毒死,该词便成为绝笔词。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为五代之冠。亡国前,生活奢华,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亡国后,在“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写出了一首首泣血绝唱,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打下了基础,是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宗师。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后期词则多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虞美人李煜虞美人——词牌名虞美人是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只是朱颜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01李煜愁什么?欢乐不再——往事之叹

去国怀乡——亡国之恨01为什么心生愁怨?物是人非——时世之慨

国破身囚,痛苦难言01思考:1、这首词的诗眼是什么?“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

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01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会勾起他对美好往事的不断回忆;而这回忆不过是一种“美好生活已逝”的感情折磨。02物质上:锦衣玉食、佳丽三千、尊荣富贵;精神上:自由欢乐、有尊严、有安全感。“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010203040501.“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02.“东风”表示春季,“又”说明被囚禁后又过了一年,时光飞逝,感慨无限。010203040506“改”的只是朱颜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颜:“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还有身份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切身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没有改变的有什么?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油然而生。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表现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无际,又如春水般长流不尽,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思之深广无限、绵延不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妙在何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01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0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03(宇宙永恒)对比(人生无常)0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05以乐景衬哀情064、怎样写愁?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从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呢?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词中之帝的性命。0102浪淘沙李煜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寒”有几层含义?“流水落花春去也”中的“春”呢?010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思考探讨冷雨敲窗春将尽。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冷雨打在窗上,更打在作者的心上,身更冷,愁更愁。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身体之寒欢娱美好的梦境是虚写,“身是客”实为囚的残酷现实为实写。运用虚实结合,今昔对比的手法,表现出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请仿照上例炼“春”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内心之寒炼字:“寒”全词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思念故国,为亡国、垂暮而忧伤愁苦的亡国之君的形象。人物形象12《虞美人》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和绵绵不绝的愁情;《浪淘沙》表达梦醒之后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亡国离家之痛。同是亡国之痛,《浪淘沙》比《虞美人》更为哀伤、凄苦,情感表达更深沉。对比赏析两首词的情感深思探究:李煜是一个悲剧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