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B5009.20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中极性组分(PC)的测定.pdf

发布:2024-07-13约1.52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9.20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中极性组分(PC)的测定

2017-03-01实施

2016-08-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ι叩

GB5009.202-2016

目IJ~

本标准代替GB/T5009.202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202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泊中极性组分(PC)的测定”;

修改了检测范围;

增加了制备型快速柱层析法为第一法;

对原有的柱层析法进行了修改,并作为第二法。

I

GB5009.20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中极性组分(PC)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动植物油脂中极性组分(PC)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用动植物油脂中的极性组分(PC)含量的测定。

第一法制备型快速柱层析法

2原理

通过制备型快速柱层析技术的分离,油脂试样被分为非极性组分和极性组分两部分,其中非极性组

分首先被洗脱并蒸干溶剂后称重,油脂试样扣除非极性组分的剩余部分即为极性组分。

3试剂和材料

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乙酷CC1H100),使用前在低温环境中放置数小时,使其温度控制在10℃~18℃之间。

3.1.2石油酶,30℃~60℃沸程,使用前在低温环境中放置数小时,使其温度控制在10℃~18℃

之间。

3.1.3丙酣(C3H60),使用前在低温环境中放置数小时,使其温度在10℃~18℃之间。

3.1.4三氯甲皖CCHC!3)。

3.1.5冰醋酸CC2H402)。

3.1.695%乙醇CC2H60)。

3.1.7磷铝酸(H3P01•12Mo03•24H20)。

3.1.8无水硫酸铀CNa2S04),在105℃~llO℃条件下充分烘干,然后装入密闭容器冷却并保存。

3.2试剂配制

3.2.1非极性组分洗脱液:石油酷+乙酷=87+13,870mL的石油酷中加入130mL的乙酶,充分泪

匀,用时现配。

3.2.2极性组分洗脱液:丙酣+乙酷=40+60,600mL的乙酷中加入400mL的丙酬,充分混匀,用时

现配。

3.2.3薄层色谱展开剂:石油酷+乙酷+冰醋酸=70+3o+2,70mL的石油酷中加入30mL的乙酷和

2mL的冰醋酸,充分混匀,用时现配。

3.2.4薄层包谱显包弗lj:首先将100g的磷铝酸固体先完全洛解于适量的95%乙醇中,然后再用95%

乙醇稀释至1L,最后分装入喷雾瓶中。

GB5009.202-2016

3.3材料

3.3.1食用油极性组分快速分离制备色谱柱:内填装20g粒径为40µm~60µm的无定形活化硅胶,

柱内径2.6cm,柱体长10.4cm(不含两端柱头儿柱外壳为聚丙烯制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