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基础第三章详解.ppt

发布:2016-04-29约1.69万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基础》 3.1 计算机软件概述 一、什么是软件 计算机中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 程序:一系列按照某种逻辑结构顺序排列的计算机指令。 数据:向一个程序提供的输入 。 文档: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图文资料。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对软件的定义(1983): 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相关的文档资料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时所必需的数据的集合。 二、软件发展过程 软件的发展受到应用和硬件发展的推动和制约,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三、软件的分类 计算机软件可分为3大类: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居于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的一层,其他软件一般通过系统软件发挥作用。如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网络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人机交互软件系统等。 支撑软件:软件的维护工具和开发环境。如环境数据库、各种接口软件和工具组等。 应用软件:特定应用领域专用的软件。 四、软件与硬件的关系 硬件: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装置。 软件:用计算机指令和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以及运行程序所需的文档、数据。 关系: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基础 软件是对硬件功能的扩充和完善 软件的运行最终被转换为对硬件的操作 3.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所有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研究的人经常使用的系统软件。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首先,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是程序模块的集合; 其次,它控制和管理系统内的各种资源:组织控制程序运行,控制设备的使用; 再有,它提供各种服务:改善人机界面、扩充硬件功能和软件支持等。 操作系统是一切软件运行的基础! 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性→同时执行多个程序 从宏观上看,这些程序是同时执行的。 例如,写文档的同时可以播放音乐。 从CPU看上,这些是在CPU上交替运行的。 程序并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用户程序与用户程序之间的并发执行。 ②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之间的并发。 共享性→多个并发程序共享系统资源 随机性→程序运行顺序、完成时间以及运行结果都是不确定的。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 1.主要作用 ①管理各种软硬件资源; ②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 2.基本功能 进程(处理机)管理:通过进程管理协调多道程序间的关系,解决对CPU实施分配调度的策略,使用分配和回收CPU资源等。 进程:某程序段一次执行的过程,在运行前被建立,运行后被撤销。 程序和进程: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一个程序可以由多个进程执行完成。 进程状态:就绪、运行、挂起/等待。 挂起:等待系统分配所需资源; 就绪:已获得资源,等待CPU; 运行:占有CPU且正在运行。 一个程序可以被多个进程执行,一个进程也可以执行多个程序。 操作系统将计算机资源分配给各个进程。 存储管理:管理内存资源。 主要包括对内存合理的分配、保护和扩充 ⑴ 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⑵ 地址映射:把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真正的内存地址,这就是物理地址。 ⑶ 内存保护:保证不同程序在内存有各自的存储空间,互不干扰。 ⑷ 内存扩充:在外存开辟内存的延伸区域,既虚拟内存技术。其容量取决于CPU的寻址能力,一般默认为RAM容量的1.5倍以上。 设备管理:对硬件设备进行管理。 主要包括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设备驱动等。 ⑴ 缓冲区管理:解决CPU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⑵ 设备分配:根据相应的分配策略,为用户分配外部设备以及通道、控制器等。 ⑶ 设备驱动:实现CPU与通道和外设之间的通信。 ⑷ 设备无关性: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设备映射到物理设备。 文件管理:信息资源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外存上,操作系统有效地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解决文件的共存、保密和保护问题。 文件:按一定格式建立在存储设备上的一批相关信息的有序集合。 文件名:每个文件必须起一个名字。 主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类型 目录(文件夹):文件存放形式 ①磁盘格式化3步曲: 低级格式化: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和数据区。 逻辑分区:主分区和若干逻辑分区。 高级格式化:一是装入操作系统,使硬盘兼有系统启动盘的作用;二是对硬盘分区进行初始化,建立文件目录及文件分配表(FAT),以便系统按指定的格式存储文件,建立根目录。 ②建立文件目录: 树形结构 一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