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东海北地区草地资源产量与草畜平衡现状研究-草业学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草 业 学 报 第 卷 第 期
270-275 18 5
年 月 ,
2009 10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Vol.18No.5
青海省海东、海北地区草地资源产量
与草畜平衡现状研究
李文娟,马轩龙,陈全功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利用青海省海东、海北两地区地面实测产草量,经过 GPS定位,与 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天然草地资源
产量反演模型,以及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计算模型;同时,利用粮食等饲料作物和林地面积等资料,估算农林副产
品的载畜量,结合青海省各地区季节放牧的实际情况,建立天然草地以及考虑补饲后的地区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分
析两地草畜平衡状况。结果表明,)海东、海北两地草地资源产量分别为 4 和 4 ,采食牧
1 195.30×10 4590.92×10t
草产量分别为 4 和 4 ,天然草地实际利用率为 和 ;)两地区天然草地所能承
98.41×10 2306.07×10t 50.4% 50.23% 2
载的最大载畜量为 4 和 4 只标准羊单位;)综合天然草地和农业补饲各种因素后,海东、海北
90.97×10 856.18×10 3
地区超载率分别为 和 ,海东地区超载较严重,海北未超载。
97.9% -32.2%
关键词:天然草地资源产量;载畜量;补饲;超载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S812S127 A 100457592009050006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河流的源头地区,草地资源丰富,天然草地面积达到
7 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以上,可利用草场面积位居全国第 位。广阔的草地不仅是重要的
899.6×10hm 55.7% 4
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区,是西部地区防风固沙的天然绿色屏障,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
[ ]
1 3
料 ~ 。放牧是天然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但过度放牧已是造成大面积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仅青海省就
[ ]
4 6
有 40% 60%的天然草场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 ,这最终将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对生态平衡产生严重影响,
~
制约经济发展。本研究选取青海省海东、海北两地区,结合季节性放牧和农作物补饲等载畜特点,分析评价天然
草地生产力和地区草畜平衡现状,以便为实际保护草地资源、制定放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