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处理常用计算公式.doc

发布:2016-10-15约3.54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热处理常用计算公式 高斯误差函数(根据菲克第一、第二定律及边界条件导出) 注:C——在时刻t离表面距离为x处的浓度;——原始的均一浓度;——恒定值的表面浓度 气体渗碳层深、温度、时间、碳势之相关经验公式 1. F.E哈里斯(F.E.Harris) (1) (为渗碳层深) (2) (为全渗碳层深) (金兰绝对温度) (3) (为开尔文绝对温度) 2. F.E.Harris公式简化 (1) (=870) (2) (=900) (3) (=825) 3. 回归方程(仅适用于900~930 20 渗碳) (为渗碳时间) 真空渗碳经验公式 (1) (2) 注:为总渗碳深度(mm);为渗碳期时间(h);为渗碳总时间(h);为技术要求的表面碳浓度;为工艺(渗碳)温度();为工件原始碳浓度。扩散期时间为 渗碳深度数学模型[热加工工艺,1991(4)] [金属热处理,1997(4)] (1) (2) :渗碳层深度(mm) :渗碳时间(h) :渗碳碳势(%) 几种渗碳钢渗层深度与渗碳时间对照表 20Cr.20CrMnTi 渗层深度与渗碳时间对照表 渗碳层深度(mm) 强渗时间(h) 扩渗时间(h) 0.6~1.0 (0.8) 2.0 1.0 0.8~1.2 (1.0) 2.5 1.5 1.0~1.4 (1.2) 3.0 2.0 1.2~1.6 (1.4) 3.8 2.5 钢渗层深度与渗碳时间对照表 渗碳层深度(mm) 强渗时间(h) 扩渗时间(h) 0.6~0.9 (0.8) 3.0 0.5~1.0 0.8~1.2 (1.0) 4.0 1.0 1.0~1.4 (1.2) 5.0 1.0 1.2~1.6 (1.4) 6.0 1.5 典型滴注式(控制渗剂滴量)气体渗碳工艺 注: A——180~200D/min 打开排气孔 B——160~180D/min 关小排气孔 C——105~115D/min 调节排气孔 D——120~130D/min E——120~130D/min 三、反映淬透性的碳当量(Cep)计算 因态金属熔点的估算 金属再结晶温度与熔点的关系 (1) (2) 六、几种强度(硬度)指标的简易换算 1. HB与的近似换算: (1) 轧制反锻钢件:=3.4~3.6HB (2) 铸钢件:=3~4HB (3) 铬钼硅钢:=3.5HB (4) 铬钼钢:=3.3HB (5) 硬铝合金:=3.7HB (6) 黄铜(合金):=5.3HB (7) 纯铜(紫铜):=4.8HB (8) 灰口铸铁:=1.63HB-65.3 2. HRC与(MPa)的换算: =-801.24+50.8HRC HRC与HV的换算: 七、力学性能与回火温度的函数关系式 1. =2263.8-2.65t (MPa) (t为回火温度:200~700) 2. =-11.39+0.066t (%) (t为回火温度:200~700) 3. HRC=75.46-0.09bt (t为回火温度:200~700) 4. HRC=(819-t)/10 八、钢的成分、回火温度与硬度三元回火方程式 注:HRC为洛氏硬度值;为回火温度;为钢的碳含量或碳当量,对于合金钢,碳当量以下式计算: 九、钢的临界点计算 1. 下临界点的近似计算: (1) (2) (3) (4) (5) (6) 2. 上临界点()的近似计算: (1) (2) (3) (4) (本经验公式适用于含碳量≤0.40%的钢种) (5) (适用于含碳量﹥0.40%的钢种) (6) (7) (仅适用于0.30~0.60%C,≤2%Mn,≤1%Si,≤3.5%Ni,≤1.5%Cr,≤1.5%Mo的钢种) 3.上临界点(Acm)的近似计算: (式中X为钢的含碳量) 4.贝氏体转变临界点(Bs~Bf) (1) (该公式仅适用于0.10~0.55%C,0.20~1.70%Mn,≤5.0%Ni,≤3.5%Cr,≤1.0%Mn的钢种) (2) (3) 注:当钢的成分为0.10 ~0.55%C,0.10~3.5%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