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
试题一
1. 反映钢材可靠性和利用率的是屈强比
2. 沥青温度敏感性用软化点指标衡量
3. 沥青的塑性用延度指标衡量.
4. 普通混凝土的等级强度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28天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来确定的.
5. 新拌的砂浆的和易性可由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综合评定.
6. 马歇尔实验时, 将沥青试件置于60度水槽中保温.
7. 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加适量石膏主要起缓凝作用.
8. 评定沥青混合料密实程度的是孔隙率.
9.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 矿物含量最高的是C3S
10. 水泥中的有害成分是:氧化镁、三氧化硫、氧化钾、氧化钠
11. 常用的水泥技术要求有: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及强度等级、碱含量
12.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水泥强度、水灰比、骨料、养护温度及湿度
13. 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是: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大、抗冻性好、耐蚀性差
14.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水泥浆的数量、水灰比、砂率、组成材料性质、温度和时间
15. 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以沥青试样在加热蒸发前后的那项指标来衡量:蒸发损失百分百、蒸发后针入度
16. 沥青三个主要成分是:油分、胶质、沥青质、
17. 沥青主要(四)成分是:蜡分、胶质、沥青质、芳香分、饱和分
18.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包括: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施工和易性
19. 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大量塑性变形时所对应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20. 粘性表示沥青抵抗变形或阻滞塑性流动的能力。
21. 冲击韧性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作用的能力。
22. 聚合物的合成反应主要有两种:加成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
23. 目前我国的车辙实验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实验轮以的频率,沿着试件表面同一轨迹上反复行走,测试试件表面在实验轮反复作用下形成的车辙深度
24. 石料吸入水分的能力称吸水性。
25. 冻融劈裂实验是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26. 粗集料应具备哪些力学性质:强度、耐磨性、抗磨耗、抗冲击
27. 石灰稳定土强度的影响因素:石灰细度、土与集料、石灰稳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养生条件和龄期
28. 硅酸盐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有哪些: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
29. 混凝http://土的强度有哪些: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
30.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有哪几种:悬浮密实结构、骨架空隙结构、骨架密实结构
31. 沥青的路用行能有哪些:粘滞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沥青的感温性、沥青的粘附性、沥青的粘弹性
32. 简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矿料的配合比设:. 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和集料最大粒径
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的确定
矿料配合比的计算
2、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制作马歇尔试件
测定物理性质
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确定沥青最佳含量
3、沥青混合料性能校核水稳定性检验
抗车辙能力检验
34.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1、组成材料的影响:单位用水量、水灰比、砂率 、水凝品种和细度、集料、外加剂
2、外界因素:环境因素、时间
1. 混凝土的碳化是指环境中的CO2和水与混凝土内水泥石中的 Ca (OH )2反应。
2. 严寒地区处于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优先选用普通水泥
3. 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指标的是稳定度
4. 评价沥青混合料密实程度的是:空隙率。
5. 石灰特性的是:可塑性与保水性好、硬化缓慢、耐水性差
6.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含有的成分:C3S 、C2S 、C4A 、C4AF
7. 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水泥、细骨料、掺加挤、外加剂、水
8.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
9. 混凝土强度总体值中大于设计强度等级的概率称强度保证率
10. 立方体抗压强度:::
11.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称屈强比
12. 针入度::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100g 的标准针,在规定时间5S 贯入试样的深度表示。
13. 建筑钢材技术性质是钢才的抗拉性能、冲击性、耐疲劳、冷弯性
14. 聚合物的各种性能由组织结构决定,按聚合物分子链的链接方式,聚合分为线形、支化、交联聚合物。
15.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16. 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影响:a. 在水泥、集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水灰比的变化实际上是水泥浆稠度的变化,水灰比小,则水泥浆稠度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小。当水灰比过小时,在一定的施工方式下就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成型。b. 水灰比过大,水泥浆
稠度较小,虽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加,但可能会引起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当水灰比超过某一极值时,混凝土拌合物将产生严重的泌水、离析现象,导致水泥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