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
为全面有效提升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信息化发展,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和《X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范围
(一)实施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省示范项目和地级实验区、示范学校的带动,切实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2.具体目标
1)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增强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
2)学会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掌握各学科所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软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获取、加工和制作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3)掌握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各学科的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小组的组织、管理、监控及评价方法,提升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
4)掌握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开展合作学习校本及区域研修活动方法,提升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能力。
(二)参与范围
全区在职中小学(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二、任务和措施
(一)任务
依据国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明确地、县(市、区)、校的职责任务。按照全区统筹、全员参与、骨干带动、示范辐射、整校推进的原则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分层次、分学校的全员培训,完成每人不少于50学时培训任务(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切实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二)措施
1.统筹规划,健全机制
做好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地区层面负责制定实施方案、考核方案、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各县(市、区)和学校分级制定实施细则、考核细则、研修计划。
地区教育局负责全区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地区教师进修学院负责具体实施,指导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做好全区资源平台服务、管理平台应用、县(市、区)规划审核等工作,推动全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各县(市、区)教育局是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指导本地教师进修学校制定本地提升工程发展规划、研修计划及考核要求。
中小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制订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切实组织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支持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2.组建团队,加强管理
(1)加强校长牵头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学校校长带领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组成学校信化管理团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形成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及教师培训计划,立足应用、靶向学习,整校推进、全员参与,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组建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强的培训团队。选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教研员,组建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承担“整校推进”过程中区域引领研修、教师信息化教学指导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工作。遴选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培训团队专项培训,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3)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骨干教师团队。遴选部分校长和骨干教师开展创新引领性培训,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骨干团队。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教育,提升校长、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3.精心准备,测试环境
根据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提升工程2.0学校信息化环境及核心能力点测评方案》,借助测量工具,组织学校进行信息化环境测试。
4.抓好师训,整校推进
按照“国家示范、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以学校为单位申报研修主题和培训需求,在培训团队指导下,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整校推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
5.注重成果,强化考核
根据《X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结合我区实际,组建地县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专家团队,有效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中小学校围绕本校的信息化教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