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近年原文.pptx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
背景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美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开战原因
推动美国对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
基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考虑
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
控制中东的石油
项庄舞剑,意在暗算欧洲
推动美国对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
基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考虑
控制中东的石油
项庄舞剑,意在暗算欧洲
战争进程
开始阶段
美英联军:“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
伊军:萨达姆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僵持阶段
美英联军: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
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转折阶段
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2003年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
伊军:面对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收尾阶段
美军2003年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撤军
双方损失
美国的得与失
失
1.耗费军费7630亿美元,超过朝鲜、越南战争的费用。
2.与7年前相比,美国在中东的介入更深,对以色列控制不力,在巴以和谈上乏善可陈,对伊朗的态度进退维谷。
3.两伊原本保持着中东的平衡均势,萨达姆的垮台,让伊朗少了一个羁绊,影响力大增,原本在这一地区不成气候的“基地”组织也猖獗起来。
得
美国在中东终于获得一个可以立足、又无需过多顾忌繁文缛节的基点。这些都是美国自二战后梦寐以求,却直到伊拉克战争后才实现的。
伊拉克战争的特点分析
1.抢占信息空间和争夺信息资源成为战争的首要目标
2.计算机网络攻击与防御日益成为信息战的主要内容
3.信息制约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战场主力攻击武器
4.空天一体,战争信息网络化成为提高部队指挥效能的最有力措施
5.特种信息作战力量锋芒毕露
反思
1.“斩首行动”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突出显示了信息化战争的特征,有可能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2.“网络中心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之一。
“空地一体战”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蛙跳”战术将广泛运用于陆战场。
3.心理战将广泛运用于战争的全过程,其作用也日益提高。
希望世界永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