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子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pdf

发布:2017-05-20约7.5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放射生物学课程论文 中子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 1.绪论 人类对付癌症,目前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 ( 称“烤电” 或 “照光”)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 主要手段之一。 图 1 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疗 中子是基本粒子的一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其质量为电子质量的 1838 倍。中子不带电,易于进入原子核内部,因此在核物理研究中,常利用中子来引 起核反应。中子与金属相比,它体积小、重量轻、进入金属物体后或穿 “墙”而 过,或发生弹性散射,不发生能量交换,因而也就不会造成损伤。但它与人体内 的氢原子相遇却是旗鼓相当,往往发生致密电离,放出大量能量,对各种生物活 性分子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中子弹就是利用这一 “只杀人、不毁物”的特性, 而科学家们同时也在研究用中子的这一特性来治疗癌症。 放射生物学研究表明,癌变组织通常由有氧型和乏氧型两类细胞组成,其中 有氧癌细胞易被放射线杀死,但乏氧癌细胞却对常规放疗所用的 X 射线、伽玛 射线以及电子束不敏感,耐受性强,往往杀不死。这也就是常规放疗后癌症容易 复发的主要原因。但奇特的是,这种乏氧癌细胞对中子射线却特别敏感,中子恰 恰是它的天敌和克星,经中子射线照射后的肿瘤部位,乏氧细胞的复活率几乎为 零,基本没有致死 (或亚致死)性损伤修复。故而中子射线照射的结果是术后癌 症复发率极低,这就是中子治癌的独特优势。因而中子治疗是具有生物优越性的 先进放疗方法,各先进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中子治疗设备。 中子治癌与常规射线比较具有的优点: a. LET (传能线密度)较高; 放射生物学课程论文 b. 中子RBE (相对生物效应系数)较大; c. 中子的OER (氧增效比)较低; d. 细胞增殖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对中子放射敏感性差别较小。 2.中子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2.1 硼中子俘获治疗 治疗恶性肿瘤最理想方法是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邻近正常组 织的损害。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肿瘤细胞附近的正常组织难免也会受到照射, 而且除非破坏所有的癌细胞,否则仍有复发的危险。因此, 近年来适形放射治疗 和生物靶区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放射治疗学的热点课题。虽然外科手术、放疗、化 疗等方法已可以成功地治愈某些恶性肿瘤, 但仍有许多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不理 想。1936 年 Locher 首先提出硼中子俘获治疗 (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10 10 简称 BNCT)的概念, 即应用热中子照射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的 B, B 俘获中子 7 后产生重粒子α和 Li, 进而杀灭肿瘤细胞。BNCT 为许多用传统方法无法治疗的 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2.11 BNCT 基本原理 BNCT 的原理是利用发生在肿瘤细胞内的核反应摧毁癌细胞,由于同时需要 10 中子源和 B,因此, 是一种二元化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BNCT 的基本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在肿瘤细胞内聚积足够量的稳定性核素 10 10 B,即将一种含 B 的化合物引入患者体内,这种化合物与肿瘤细胞有很强的亲和 力,进入体内后,迅速聚集于肿瘤细胞内,而在其它正常组织中分布很少;然后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