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省南平市2025届高三地理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模试题.doc

发布:2025-03-11约4.6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福建省南平市2025届高三地理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模)试题

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留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T县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是亚热带花岗岩丘陵地区水蚀荒漠化的典型代表,严峻土壤侵蚀发生于20世纪初,至今长达100年之久。2000-2010年,T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8万公顷,治理成效显著。图1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实施面积比例,图2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资金投入比例。据此完成1-3题。

1.T县水土流失严峻的根本缘由是

A.陡坡开垦B.生态脆弱C.气候异样D.人地冲突

2.T县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中最经济的是

A.封禁治理B.生态林草C.坡改梯D.低效林改造

3.2000年以来,T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得益于当地

A.水热资源丰富B.优化产业结构C.土地生产力高D.大量生态移民

澄泥砚、甘肃洮州的洮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及安徽歙县的歙砚被列为“四大名砚”。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墨,是通过研磨,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往往发墨好的下墨慢。澄泥砚是以黄河河泥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经几十道工序烧制而成。端砚曾大量出口创汇。图3示意制砚原料的岩石类型。据此完成4-6题。

4.四大名砚的原料属于沉积岩的是

A.澄泥砚B.端砚C.洮砚D.歙砚

5.进入清朝,澄泥砚制作渐渐衰落并一度消逝,其缘由最可能是

A.原料不足B.价格低廉C.产量太低D.技艺失传

6.四大名砚中

A.洮砚的下墨速度最快B.歙砚的发墨效果最佳

C.端砚主要出口到日本、印度等国D.澄泥砚的集中产区是山西、河南、山东

2024年2月某日,法国南部与甲山地一带出现沙尘天气。图4示意该日某时的天气形势。据此完成7-9题。

7.此时,丙地的天气比乙地

A.干暖B.湿暖C.干冷D.湿冷

8.甲山地的沙尘来自

A.法国西部B.德国南部C.非洲北部D.意大利北部

9.在冬春季节,北非地中海沿岸形成的强大干热偏南风可能是受

A.副热带高压限制B.温带气旋影响C.信风带限制D.西南季风影响

就业中心是指就业密度显著大于周边的地区。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具有缩短通勤时间和距离的潜力,即通过在外围地区供应就业岗位,削减原本可能通向中心地区的长距离通勤,以此提高通勤效率。图5示意2017年杭州就业中心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通勤效率最高的模式是

A.aB.bC.cD.d

11.此阶段杭州通勤效率低的主要缘由是

A.产业结构不合理B.河流的阻断作用C.职住空间不合理D.交通成本过高

12.杭州提高通勤效率的措施包括

①激励小汽车通勤②增加就业中心数量③增加租赁房源④提高城市等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表1反映我国某山地部分森林的分布及土壤养分含量。据此完成13-14题。

表1

森林类型

海拔/m

有机质g·kg-1

氮g·kg-1

磷g·kg-1

钾g·kg-1

热带落叶季雨林

500以下

56.90

2.97

0.62

11.25

热带低地雨林

700以下

31.87

1.07

0.20

8.73

热带山地雨林

900-1200

43.46

1.87

0.34

8.2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