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脑神经总论.ppt
临床常用深反射
反射反应肌肉神经定位肱二头肌反射肘关节屈曲肱二头肌肌皮神经颈5~6肱三头肌反射肘关节伸直肱三头肌桡神经颈6~8桡骨膜反射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肱桡肌、旋前肌、肱三头肌反射正中、肌皮神经颈5~8指屈肌反射手指屈曲指深、浅屈肌、拇屈肌正中、尺神经颈7~胸1膝反射膝关节伸直股四头肌股神经腰2~4踝反射足向趾面屈曲腓肠肌坐骨神经骶1~2第113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4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5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6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7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8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深反射减弱:反射弧任何部位的损害如周围神经、神经根、脊髓前角、后角及脊髓后索的病变,都可产生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脑和脊髓损害的断联休克期、肌肉病变、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精神紧张或注意力集中在检查部位的患者、镇静安眠药、深睡、麻醉、昏迷。第119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深反射增强:运动中枢在正常情况下对深反射的反射弧有抑制作用,深反射增强为一种释放症状(腱反射增强或扩散现象)。因此,深反射增强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的神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手足搐搦症、破伤风、番木鳖中毒等患者虽然也可出现腱反射增强,但并无反射区的扩大。深反射增强的病人常出现阵挛、霍夫曼(Hoffmann)征、罗索利莫(Rossolimo)征。正常人可出现,但多见于锥体束征。第120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21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病理反射病理反射是中枢神经受损后出现的改革派以射,在正常情况不出现,但在灵长类及1岁以内的婴儿可出现。是锥体束受损的标志。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ndon征,Schaefer征,Gonda征,Rossolimo征,Hoffmann征。第122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23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24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125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定位诊断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的特点:瘫痪肌肉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或减弱,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异常和失神经电位。第81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脊髓前角细胞损害:仅表现为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肌肉瘫痪的分布呈节段型。缓慢进展性疾病者,可见肌束颤动或肌纤维颤动,常见于运动神经元病。急性起病者多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2.前根损害:表现与前角相同,肌肉瘫痪的分布呈节段型。多见于髓外肿瘤的压迫、脊髓膜的炎症或椎骨病变。第82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神经丛损害:常累及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而引起瘫痪和感觉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伴有疼痛。4.周围神经损害:周围神经受损后的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同每个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一致,所支配肌肉为迟缓性瘫痪,并出现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多发性神经炎时产生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肉瘫痪和萎缩,并伴手套-袜型感觉障碍。第83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上运动神经元(一)?解剖生理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至脊髓前角细胞皮质延髓束:大脑皮质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细胞第84页,共1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脑中央前回运动区锥体细胞皮质脊髓束皮质延髓束↘↙放射冠内囊后肢及膝部中脑大脑脚基底中部3/5处脑干各个运动神经核(下运动神经元)桥脑基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