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4_2025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周考试题二.doc
PAGE
PAGE1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周考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农官对农业生产主要实行干脆管理、指挥监督的方式,如进行农田的规划与组织整治,给农夫供应农具,协调劳动力的支配,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这种管理方式
A.孕育中心集权的因素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C.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D.有利于个体农业的发展
2.图1是东汉十三州分布示意图,它反映了当时
A.南北经济水平趋向平衡
B.中原地区是全国经济中心
C.中心行政体制重大调整
D.多民族国家版图正式形成
3.秦汉以来中心行政体制的发展,其重要的特点是由“个人开府”的中枢制转变为“机构组织化”的中枢制,从而使我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发展趋势指的是
A.从世官制向察举制转变B.从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
C.从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D.从三省六部制向二府三司制转变
4.相扑角力是宋朝皇帝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天子身边的“内等子”都是从军营里选出的威猛之士。他们日夜苦练,只为在之后的相扑升级赛中赢得竞赛,进而获得职位。这体现出宋代
A.重文轻武的国策有所变更B.多元选官方式出现
C.勇武品质得到统治者认可D.宫廷生活耽于享乐
5.军机处初设时,就是为了“筹办军务”,既无正式衙署,亦无专职官员。当时在军机处入值的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带原官衔兼在军机到处理事务。这表明,军机处
A.处于临时机构地位B.弱化了对官僚机构的限制
C.具有分权制衡特点D.助长了因循守旧政治风气
6.1874年,针对日本出兵侵扰台湾的野蛮行径,《申报》刊登了一份评论。论者指出,“为今待日本之计,有三策:以理相拒,不容假道,上策也;拒之不得,则系有意害我边疆,按万国公法,便可交战,此中策也;彼既轻视于我,犯我边疆,我亦伐其国土,此下策也。”该评论反映出
A.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中日关系发生根本逆转D.大众传媒左右政府决策
7.表1
时间
田赋
盐税
关税
厘金
杂税
总计
比重%
比重%
比重%
比重%
比重%
岁入(万两)
1766
71.8
10.4
9.4
0
8.1
5549
1894
43.0
9.1
27.1
18
5.3
7400
1903
33.8
11.9
29.0
21.9
3.4
10492
(注:厘金是在商品运输途中抽取的捐税)
表1为清朝前期与后期财政收入结构表。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A.农耕经济持续衰退B.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特征
C.强化海关税收监管D.经济半殖民地化日趋严峻
8. 图2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共诛卖国贼》,
该漫画主要揭示出五四运动时期
A.革命力气逐步走向联合
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新文化运动深化地发展
D.社会主要冲突根本变更
9.“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是歌曲《十送红军》的部分歌词。歌词反映的的历史背景是
A.南昌起义后红军进军井冈山
B.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进行长征
C.军队出征奔赴前线抗击日寇
D.军队撤出依据地同国军决战
10.全国各界群众从1951年6月起先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很多群众节衣缩食,主动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这反映了
A.中华民族宏大的凝合力B.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
11.图3是关于古希腊科学成就的漫画。该漫画
A.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
B.描绘了地心引力的发觉过程
C.说明白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
D.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12.16—17世纪,天主教会对西属、葡属美洲的渗透无孔不入,每个城市的主广场都有集中传教区,携带天花的传教士从一个地区流淌到另一个地区,圣徒们往往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宗教活动。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新教思想在美洲深化传播
B.世界市场雏形起先出现
C.教会成为美洲主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