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开题报告.ppt

发布:2017-11-22约6.19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报告人:× 指导教师: × ×年×月×日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无规共聚制备内增塑PVC 2.3 嵌段共聚制备内增塑PVC 2.3 接枝共聚制备内增塑PVC 3. 研究目标和内容 4. 研究计划 内 容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1. 前言 聚氯乙烯(PVC)—— 耐腐蚀、阻燃、绝缘、耐磨损、价格低廉 塑化困难 加入增塑剂 软质品 应用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1. 前言 常用增塑剂 —— 溶解作用,小分子高沸点有机液体或低熔点固体。 迁移,性能下降 毒性(DOP等)—— 禁用 无毒小分子 大分子 反应型 N. N. Reddy, 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15, pp. 1589-1597, 2010. T. Zhang, 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14, pp. 107-115, Oct 2009 R. Navarro, et al., Macromolecules, vol. 43, pp. 2377-2381, Mar 2010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1. 前言 需要高含量第二单体 更高的共聚内增塑效率 不同的聚合工艺 优良性能 填补国内 研究应用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2 文献综述 增塑机理:摩擦作用/凝胶结构/自由体积 作用方式:削弱极性和作用力,促进链运动 大分子增塑剂 P. H. Daniels, Journal of Vinyl Additive Technology, vol. 15, pp. 219-223, Dec 2009 H. K. Shobha and K. Kishore, Macromolecules, vol. 25, pp. 6765-6769, Dec 1992 聚酯、 含羰基聚合物、 共聚物、 齐聚物、 弹性体、 含硅低聚物等 2.1 概述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2 文献综述 ?酯单体烷基链上适当的碳原子数 ?聚酯分子量范围 ~ MW550 ?支链增加PVC的柔顺性,降低Tg H. K. Shobha and K. Kishore, Macromolecules, vol. 25, pp. 6765-6769, Dec 1992 A. Lindstr?m and M. Hakkarainen,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00, pp. 2180-2188, 2006 聚酯类增塑剂 类别 性能 Elvaloy741 70phr DOP 45phr 聚酯 60phr 抗拉强度Mpa 19.0 19.2 20.0 硬度(邵氏A)(10s) 89 83 77 断裂伸长率% 325 310 440 抗撕拉强度kN/m 67.9 62.3 65.7 低温脆化温度℃ -38 -18 -18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竞聚率差别,难以生成组分均匀的共聚物 1. 将丙烯酸酯单体按消耗速率分批或连续加入反应混合物。 2. 连续加入氯乙烯-丙烯酸酯混合物,其比例约为起始转化阶段生成的共聚物重量之比。 贺盛喜 , 聚氯乙烯, pp. 14-16, 2010. 2 文献综述 2.2 无规共聚制备内增塑PVC VC—乙酸乙烯酯共聚物(VAc) 均聚Tg = 28℃ 力学性能较差 VC—丙烯酸甲酯(MA)共聚 均聚Tg = 10℃ VC—丙烯酸丁酯(BA)共聚 均聚Tg = -54℃ 丙烯酸酯类: 常用共聚物 Tg ,FOX公式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无大分子单体/均聚物残留, 分子量可控,分子可设计 2 文献综述 2.3 嵌段共聚制备内增塑PVC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原位聚合制备内增塑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 日本专利——活性/普通自由基共聚 活性自由基聚合,由溴端基处理得到大分子单体,制备端基为丙烯酰基的PBA,再与VC悬浮共聚 —OC(O)C(R)=CH2 ,其中R为H、甲基和—(CH2)nCH3(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