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才,诗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惜才,诗句
篇一:古诗会
二(2)班值日安排表
注意事项:
1、每组值日生值日一周:每周一至每周五放晚学后值日,以及周一早晨7:00到班大扫除,学校每周一早晨进行卫生评比,有时下午也进行突击检查。
2、每组第一人为保洁组长,负责早上开门和关门,督促小组成员清洁教室,扫地,拖地,擦窗子以及台子,洗净拖把,抹布每人轮流带回家清洗,浇灌花卉(周五晚将花盆搬进教室,周一早晨再搬出)。
3、值日生共同值日,一同离开教室。离开时,组长要仔细检查门窗、电灯、电风扇等是否关好。
每个值日小组成员负责监督一个小组的清洁卫生情况,并配合班级的走廊保洁委员、台柜长(负责讲台、窗台、橱柜等的整洁)共同管好班级内外的清洁卫生。
4、每组值日生值日时准备2首我们没学过的古诗,负责本周每天早读课 教全班同学学习,了解古寺意思、介绍作者、带领全班同学读以及背诵。
2013-2-27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者: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
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此篇写良马出自名地,而边陲天地广阔,正可奋勇奔驰,唯待知遇名主也。何当二字,托出盼望之意。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割据,战事频频,作者以名马自喻,言虽然生逢用人之时,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这是李贺马诗的基本意旨。李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一直怀有建功立业之心,为此,他甚至宁愿投笔从戎。但这一理想终难实现,所以他的诗中总会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愤之气。
诗文大意: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
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学习指导员:金梦悦 沈志超胡晶晶 佘 毅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
刘禹锡(772年-842年) 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是唐朝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还是唐代中晚期的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自称是汉中山靖王的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著有《陋室铭》,《金陵五题》,《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等。
诗文大意: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
天晴朗的天空中一群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学习指导员:章瀚元 高婷婷 査子龙 詹欣然
第三周
送 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作者:唐代武则天时期南海(今广东一带)人。其真实姓名、生卒时间皆无从
考证。幼年即能诗,被后人称为“女神童”“奇女子”。存世作品仅《送兄》诗一首,载于《全唐诗》。 浓浓情谊,如诉如泣,尽融于字里行间。而全诗寥寥数语,连题目仅二十二字。用字之俭约,另人折服。题目“送兄”,点明主旨,定下全诗的基调,是送别兄长。至于上面推测的种种情况,全无交代,给人很大的想像空间。而与此相比,后来大诗人李白的《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送族弟单父主薄凝摄宋城主薄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留饮赠之》等很多这样的诗标题就大为失色了。此诗前两句表明了地点和大致的时间,大肆渲染了送别的场景。心中的惆怅、离别的情怀跃然纸上,如江如河,翻涌不息,却仅用了十个字;后两句也是十个字,突出了“雁”、“一行”、“归”,使得感情再次升华到一个相当高的层面上,由送行也到了对人生的慨叹,对身世的质问,情长纸短,惜墨如金。
诗文大意:哥哥啊!这就是我们要分手的大路了。云彩飞起,路边有供人休息
送别的凉亭。亭外,是秋叶在飘坠。而我最悲伤叹息的就是,人,为什么不能像天上的大雁呢?大雁哥哥和妹妹总是排得整整齐齐,一同飞回家去的啊
学习指导员:俞帅祺顾灵敏洪 宇程家辉
第四周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 陕西渭南东北)。被当代人称为“诗魔”,“诗王”等称号。白居易出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