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本科生《信息化战争》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大学20()本科生《信息化战争》试题
特别关注:此试题与答案一起上交,无试题者成绩为零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世界(超级大国);第二世界,(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
2、美国学者(托夫勒)认为,人类社会变革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并称之为“(三次浪潮)”。
3.1995年8月底至9月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波黑塞族发动了代号“(审慎力量)”行动的大规模空袭作战。1998年12月,美英联手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沙漠之狐)”的空袭作战。
4、美国参联会1996年提出《2010年联合构想》,提出了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精确作战)、网络中心战、系统集成、横向一体等许多创新的军事理论观点。
5、美军对信息技术的七大军事需求全球监视与通信,(精确打击),空中优势和防御,水面控制与水下优势,(先进的地面战),模拟环境,降低费用技术。
6、信息化战争是正在发展中的战争形态,在社会变革方面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大潮,在军事领域适应了(新军事变革)的趋势。
7、信息化战争中,(智能)和(知识)处于力量凝聚的核心和主导位置,战争力量的凝聚主要依靠信息控制。
8、信息化战争必须用信息化理念、网络和软件对所有保障要素加以改造,使之融入作战体系中去,以达到(有效控制)和(精确保障)的目的。
9、战争制胜的要素很多,战争胜负历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战争胜负的基础。(政治因素)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10、战略层次的信息战主要是破坏敌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整个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及其运转。
二、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10分,每小题2分)
1、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原因包括(①②③④)
①科学技术推动 ②社会变革催化 ③军事变革孕育 ④战争实践验证
2、社会变革对信息化战争的催化作用表现在(②④)
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②是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
③带动了国防建设发展 ④是社会变革与战争形态变异。
3、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大致要经历的主要阶段(①③)
①20世纪50-80年代是孕育阶段 ②20世纪40-80年代是孕育阶段
③20世纪80-90年代是萌芽阶段 ④20世纪90年代到2020年是形成阶段
4、美军在20世纪提出的战略理论包括(②③④)
①空地一体化战略” ②“地区防务战略
③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 ④营造一反应一准备战略。
5、美国海军确定的信息技术应具备的能力(①②③)
①指挥、控制与监视 ②主宰战斗空间,投送力量
③保持力量和综合能力④获得制信息权
三、概念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战争
①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使用武力进行的激烈的军事对抗活动,是解决阶级、民族、政治集团、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最高斗争形式,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
2、信息化战争
②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态。
3、战争实力
③战争实力,即直接用于战争的现实力量,是战争赖以进行并对其进程和结局具有重大影响的物质基础,包括军队、后备力量、武器装备和战争物资等。
4、战争潜力:
④战争潜力,即通过动员和开发才能用于战争的潜在力量,主要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5、战争保障
⑤战争保障是指在战争全局的谋划上,根据战争任务、目的、进程和结局从总体上策划对保障的需求,并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保障实施。
四、判断正误并改正(共10分每小题1分)
1、信息化战争的战争形态。在信息时代,战争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信息化对信息化的战争,又有信息化对非信息化的战争,还有部分信息化对部分信息化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指挥、电子干扰、精确打击成为描绘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基本构件。(×)
改正:删去“电子干扰”
3、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有的是对机械化战争作战样式的继承,有的是对传统作战样式的改造,如信息游击战、灵敏机动战、整体阵地战、精确火力战等,有的则属完全创新的作战样式,如信息控制战、网络战、心理战、虚拟战等。(X)(没有心理战)4、美国推动和实践新军事变革的主要成果是:武器装备基本完成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实现了信息化、一体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战争作战理论和战法体系;编制体制通过裁减、重组、新建等方式,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和改组,基本形成了以空天、海军和信息化作战部队为核心力量,以地面作战部队和本土防卫部队为辅助力量的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