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白及种植技术及研究进展.ppt

发布:2018-06-08约5.09千字共7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鉴别项目 性状鉴别 白及 呈不规则扁圆形,直径2.5-5cm,厚0.5-1.5cm,多有2到3个爪状分支,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茎痕,上下面都有突起的茎痕,下面蓋痕连接另一块签。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可见散在的点状维管束,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黄花白及 呈不规则扁圆形,长0.5-3cm,厚0.5-1cm,较白及瘦小。干燥块茎黄色或棕黄色,亦有同心环节和点状茎痕,有细密的皱纹及纵纹,断面呈角质样。 显微鉴别之粉末特征 白及:表皮细胞表面观周壁呈波状弯曲,淡黄绿色,壁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纤维呈束,直径10-15μm,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纤维周围可见排列呈纵的桂质块。粘液细胞大,类圆形或椭圆形,内含草酸锦针晶。针晶长6-60μm,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显微镜下可见梯纹、螺纹、具缘纹导管,其中梯纹为主。糊化淀粉团块无色。 黄花白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淡黄绿色,壁略增厚,木化.纤维呈束,直径20-26μm,壁木化,也可见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纤维束周围亦有类圆形桂质块,连接成纵行。草酸钙针晶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45μm。导管类型多为螺纹,亦有梯纹、具缘纹导管。 显微鉴别之断面特征 白及:表皮细胞类方形,排列紧密,多为1列。皮层与中柱无明显的界限,薄壁细胞为类圆形,细胞间隙小,粘液细胞较多,为类圆形,草酸耗针晶束多分布在粘液细胞中,少数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粘液细胞周围的薄壁细胞通常较小,维管束外韧形。 黄花白及与白及横切片无明显区别。 理化鉴别 取样品1.00g,加入20ml水 置沸水中热浸30分钟 实验结果:实验1中白及显棕红色沉淀,黄花白及显血红色沉淀。 实验2中白及和黄花白及均能观察到紫红色圆环 过滤 (因滤纸过滤困难改用棉花过滤) 方法一:分别取以上样品滤液1ml,加入新配置的碱性酒石酸铜试剂5滴,置沸水中加热5分钟,观察产生沉淀的颜色。 方法二:分别取以上样品滤液1ml,加入5% a-萘酚乙醇溶液3滴,摇匀,沿试管壁缓慢加入浓硫酸0.5ml,观察二界面处成环颜色。 分子生物鉴别 DNA条形码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公认的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准确、高效、方便、快捷等特点,适用于药材及基原物种的任何部位,是传统中药材鉴定方法的有效补充。研究应用ITS2条形码序列对白及药材及8种常见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 白及的14条序列单独聚为一支,与同属于兰科的独蒜兰、云南独蒜兰和杜鸦兰合并为一大支,且支持度为98%;而作为百合科的多花黄精、黄精和知母合并为一大支,支持度为100%;除了云南独蒜兰和独蒜兰聚在一起没有完全分开以外,其它物种的不同样本都各自单独聚为一支。 ITS2序列可将白及药材及其混伪品很好地鉴别开,为白及药材的准确鉴定提供依据 临床应用 白及临川应用 谢谢! 、 1 细菌性软腐:病株变软腐烂,有恶臭味,高温高湿易患此病。防治:加大通风,注意控水;清理病叶或病株;喷施800-1000倍液安泰生等。 2 炭疽病: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中部呈淡褐色或灰白色边缘呈紫褐色或暗褐色近圆形病斑。严重时大半叶子枯黑。此病在多雨、湿度大的闷热气候易发生。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喷施。 3 白蜘蛛和斜纹夜蛾:在苗床上结网,藏于基质或叶背面吸食植株汁液。用阿维菌素或氯氰菊酯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 4 蛞蝓与蜗牛,白天躲藏夜间活动,主食叶芽、花芽、新叶及幼根。防治:人工捕捉,以清晨为好;苗床下撒石灰,苗床上撒梅塔或蜗星杀颗粒。 病虫害防治 选择疏松斜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cm以上,施厩肥和堆肥。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20 cm的高畦。按株距20cm、行距25cm进行栽种。 栽种时将块茎埋住即可,宜浅不宜深。 日常管理和病虫害同驯苗流程。 大田移植 白及种植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杆枯萎时采挖。去掉泥土,将块茎单个摘下,除去残茎、须根,洗净,立即加工,否则易变黑。 分拣大小,投入沸水中煮(或蒸)3-5分钟至内无白心时取出,晒至半干,去外皮后再晒至全干。一般每亩采收鲜品1500-2000公斤。 炮制: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 加工炮制 炮制工艺 煮制切片、蒸制切片中militarine(双[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含量高于直接切片,其中蒸制切片 militarine 含量约为鲜白及饮片含量的两倍。白及煮制切片、蒸制切片醇浸出物的含量较直接切片略有所增加。 白及鲜药材中水分含量较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