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概述.ppt
第1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之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以腰痛并伴有坐骨神经反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本病是引起腰腿疼痛的最常见的病变。因此有人也称之为腰腿疼的龙头症。有资料统计,本病约占门诊腰痛患者的10-15﹪,男多于女,80﹪发生于20-40岁之间。第2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概述本病特点:1、多发:李吕良总结了1981年-1991年腰腿疼论文575篇,其中腰突症有22621例。2、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在22621例中,非手术治疗19686例,占87﹪。1934年Mixter、Barr等人确定了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第3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应用解剖(一)椎间盘1、位置:相邻两椎体之间。2、结构:软骨板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组成。软骨板由透明软骨组成,在椎间隙上下各有一块,附于椎体的上下面,与椎体紧密相连,其周围与纤维环相连,软骨板有保护椎体并防止髓核突入椎体内的作用。第4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纤维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与纤维软骨组成。周围和上下有软骨边缘的椎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纤维环与椎体前后纵韧带也紧密相连。髓核是含水量86﹪的胶状物,包绕在同轴的纤维环之间。3、功能: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第5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纤维环与脊柱前后纵韧带也紧密连接,前纵韧带较厚,与椎体前部紧密附着,环绕椎体的前三分之二。后纵韧带中间较厚,两侧较薄,附着于纤维环及椎体上下缘,有稳定脊柱和防止髓核突出的作用;纤维环前宽后薄,后侧中央有后纵韧带加强,后中线两侧比较薄弱,故髓核容易在后外侧突出。第6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纤维环类似于木桶上的铁环,当负荷(外力)太大铁环即破裂。纤维环的作用向环绕的弹簧,牵拉椎体一起来对抗髓核的弹性对抗力,髓核的作用就像一个球状承轴,在弯腰和后身时,椎体在不能压缩的胶带上滚动,而在后关节的作用下平稳呢运动。临床及实验显示:纤维环通过直接压缩负荷,通常是不破裂的,当突然很高的压缩力时,椎间盘仍完整而椎体则破裂。第7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腰椎的活动度腰椎活动度大小依次为L4,5;L5S1;L3,4。(四)坐骨神经、股神经1、坐骨神经:是骶丛神经的分支,为人体最粗大的神经干,支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该神经由腰4、5和骶1、2、3五条神经的前支组成。由梨状肌出骨盆后,行经于大腿后侧的深面,至腘窝的上方,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整个行走过程中,发出许多分支,来支配下肢的主要感觉和运动。第8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股神经:是腰丛神经最大的分支,由腰2、3、4腰神经组成,在股神经和髂腰肌之间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入股三角,位于股动脉外侧,分支支配大腿前面的肌肉及皮肤,股神经的分支中有一支最长 的隐神经,与大隐静脉并行,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的内侧皮肤感觉。第9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病因病理退行性改变引起骨质增生、纤维环脆变、髓核水分减少;外伤及劳损引起无菌性炎症。由于以上原因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坐骨神经及股神经),引起无菌性炎症,继而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第10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应该了解的几个问题1、膨出:纤维环完整,髓核和纤维环一并外移,又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前者常刺激神经根产生症状,后者则无明显症状。脱出:纤维环破裂,按其脱水的程度又可分为脱出、突出和死骨三种。a:脱出型:髓核物质脱出破裂的纤维环,其外只受很少的最外层纤维环限制。b:突出:髓核通过纤维环破裂口突向后纵韧带下面。第11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c:死骨型:即髓核物质通过破裂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游离于椎管内。2、组成坐骨神经的神经根容易受压。3、神经根受压后感觉障碍在先,运动障碍在后。4、无菌性炎症也是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第12页,讲稿共37页,2023年5月2日